第三二二 鳳凰三點頭(2 / 2)

“你先坐這,我去燒點水。”梁燕拿起新買的熱水壺,就要去打水。

“我來吧,你休息一會。”吳昊沒有讓她動,這一大陣子,梁燕還真累的不輕,一百五十多平的房間,她一個人擦了一遍,毛巾就用了四條。吳昊雖然也沒閑著,但畢竟是男人,還不覺得怎麼樣。

“讓你一說我還真有點累了。”梁燕也沒客氣,把手中的熱水壺遞到他的手裏,然後往沙發上一靠,用麵巾紙擦去鬢角的汗。

燒好第一壺水,吳昊並沒有直接泡茶,而是把擺好的茶具用熱水衝了一遍。然後又重新燒了一壺,這才把靠在沙發上的梁燕叫過去。

吳昊挑的這套茶台茶藝桌與書桌是配套的,都是紫檀紅木的,做工考究,仿明清家俱。

“這麼講究呀,我還以為泡一杯就行了呢。你懂茶道?”看著吳昊坐在茶藝台前擺開架式,梁燕看著他問道。

“那是當然的了,不隻是懂,還頗有研究。”吳昊得意的說道。

“真的假的?不會是老吳頭賣瓜自賣自誇吧?”她調皮的笑著問道,她還真有點不相信。

“這你可孤陋寡聞了,當兵的時候,茶道是必修課之一。免得在國外執行任務的時候露怯。”

“你沒騙我?”

“怎麼會呢。其實,茶道起源於我國。隻是後傳到日本去的。但遺憾的是我們雖然很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該領域中不斷實踐探索,卻沒有能夠旗幟鮮明地以‘茶道’的名義來發展這項事業,也沒有規範出具有傳統意義的茶道禮儀。

說起來,泡茶本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簡單得來隻要兩個動作就可以了:放茶葉、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儀式和講究。

今天我給你先露一手。

看到沒有,這叫洗茶,將沸水倒入壺中,又迅速倒出。

然後是衝泡,沸水再次入壺,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 客人示敬。

這叫‘春風拂麵’,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

這叫封壺,蓋上壺蓋,用沸水遍澆壺身。

這是分杯,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

這叫‘玉液回壺’,將壺中茶湯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這是分壺,將茶湯分別倒入聞香杯,同時,要茶斟七分滿。

來,接住,這叫奉茶,以茶奉客。

先不能喝,要聞香。要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當然了,也不能叫喝,應該說品茗。要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

講究的,要在古箏的伴奏下,主人泡火熏香。淨手,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者宜興的紫砂壺。燙杯溫壺是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烏龍入宮’,將烏龍茶放入茶壺。”吳昊說到這兒,示意梁燕三指取杯,分三口輕啜慢飲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