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章 迎來送往有規矩(2 / 2)

回到辦公室,班子成員又碰了個頭,落實一下明天市委組織部考察的事情後,吳昊才從辦公樓裏走出來。隻是他並沒有注意到,就在他一走出鄉政府大院的時候,一條人影迅速的在大門外閃過。

第二天上午九點,吳昊上班一個多鍾頭後,市委組織的麵包車在縣委副書記金明和組織部長劉春學的陪同下,來到了鄉政府。來的人一共有七位,帶隊的是一位處長。加上縣裏的領導,一下子來了十五、六名領導。

來了這麼多領導,吳昊不敢怠慢,帶著手下一波人,早早就就等在了樓下。

算上縣上的車,一共來了四輛。

領導到下麵視察,雖然嘴上說什麼不要車接車送,可實際上,如果你要真的按文件上說的辦,那你這個官可要當到頭了。

一般的規矩是,如果是黨政一把手要下來視察,下麵的一把手在頭一天就要過去,然後第二天陪著領導一起回來。

如果是委辦局的領導,除非關係特別好的,一般不用提前去接,隻要等在高速公路路下口就可以後,這叫“迎”。

當然了,這個“迎”字裏麵的說道也不少。

上級黨政主要領導要下來,比如上一次江洪申來,李明清書記親率五大班子成員全程陪同,規格就不用說了,那是相當的高。

如果是局委辦的主要領導下來,一般的規矩是,主管的縣級領導出麵就行了,不用驚動五大班子的領導。

而局委辦下麵的科長處長之類的下來,隻要對口部門的領導出麵就可以。比如農業廳的處長下來,縣農業局長陪著也就行了。

但有個部門十分特殊,那就是組織部,就算來了一名一般領導,比如今天帶隊的隻是一名處長,但縣裏的主管領導也要出麵。原因嗎,組織部是管幹部的,別看對方隻是個處長,可是你們縣裏的主要領導升遷都要經過他們的手考核上報,所以,這座大廟沒人敢小瞧,都是超格接待。

“迎”的過程,也是有著不成文的規矩。

領導的車從高速口一下來,迎接的這些領導應該提前站在出口約五十到一百米的寬敞地帶站著等候。之所以要把出口讓出來,是不能擋著後麵的車。這到不是這些領導為民考慮,而是怕影響不好。

領導的車一停下來,你要趕緊上前一步,這才能顯得熱情和迫不及待。當然,又不能靠近車門。

有的新人,沒經曆過這種場麵,所以,迎接領導就顯得不那麼成熟了,一看領導的車停下來,急於表現,趕緊靠近車門替車裏的領導打開車門。其實,這種作法上司是很反感的。原因吧也很簡單,因為領導嗎,尤其是在下屬麵前非常講究形像的,所以,在下車前,一定會整理一下自己的儀容什麼的,然後才開門下來。領導還沒準備好,你突然上手,領導怎麼可能滿意呢?

打開車門後的說道,那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