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終,人歸(1 / 2)

影如霜眼眸低垂:“驃騎大將軍何時抵京?”

影驚鴻道:“屬下用的是飛鴿傳書,將軍收到消息之後就算快馬加鞭,即刻回京,最快也還要七八日。”

驃騎大將軍駐守西北邊境和北部邊境,因為近幾年沒有大規模戰事的緣故,他大半時間都住在離邊境線數百裏遠的城中,故而回京比較便捷。

“七八日麼?”影如霜若有所思,“那就定五天罷,五天後,皇上病薨,宮裏花上幾天辦喪事,喪事即將結束之時大將軍回到京裏,正好準備太子的登基事實。”

到時,有驃騎大將軍鎮場,她的底氣會更足。

影驚鴻道:“屬下明白。”

忙了這半夜,影如霜累了:“去辦贖金的事情罷。”

隻要太子登基,她心頭的一塊大石頭就落了地,而後,再慢慢收拾那兄弟倆也不遲。

影驚鴻領命退下。

沒過多久,十幾輛馬車,載著一百萬兩黃金,停在南側宮門。

收到消息的司徒管家對著皇後娘娘的寢室方向磕了幾個頭後,才跟著影驚鴻離開琅寰宮。

在南側宮門,影驚鴻帶著幾個親信,一路護送司徒管家回到王府,連夜又跟王府裏的管事們商量明天的事情,商量到四更時間後,眾人才疲憊地睡去。

第二天天沒亮,十幾輛普通的馬車,就分載著百萬兩黃金,往京城中央最有名的景點——酈央湖行去。

這些馬車很普通,看起來並不顯目,但因為消息昨夜就已經傳出去的緣故,一路上,有很多好事、好奇的京城百姓早早起床,隱在暗處偷看,甚至偷偷跟在後麵去看熱鬧。

逍遙王是京城百姓心目中的偶像,舉動倍受矚目,而高達一百萬兩黃金的天價贖金更是嚇人,再加上綁匪近乎明目張膽的勒索皇室大案,徹底吸足了京城百姓的眼球。

哪個人不想親眼去看看現場?

隻要想想將一百萬兩黃金拋撒下湖的場麵,就夠令人興奮了。

因此,這行滿載黃金的馬車一路行去,雖然沒出現“夾道歡迎”的場景,但暗處洶湧的人群,卻是馬車上的人都明顯感受得到的。

唉,明明是這麼危險的案件,怎麼卻像是在演戲一樣呢?駕車的侍衛們都在心裏歎氣。

全京城的百姓,這麼早就來看戲了?

那些該死的綁匪,綁架逍遙王這樣的大人物,也不知道要低調點麼?

這些綁匪,真的是為了錢而綁架的綁匪麼?

事情鬧得這麼大,這些綁匪到底要如何在這些多人的眼皮子底下將黃金帶走呢?

就算綁匪們事先潛伏在湖裏,也沒有辦法一一撿起這麼多被拋入湖裏的黃金,然後安全地帶走吧?

別說官府和宮裏會派人盯著酈央湖,就是京城圍觀者的眼睛,都能將整個酈央湖盯得連一絲空隙都沒有,那些綁匪,到底要怎麼取走黃金啊?

怎麼想,都覺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啊,反而更像綁匪在故意為難皇室似的……

這些疑問,是參與此次“拯救王爺”行動的王府侍衛們的疑問,也是全京城所有聽說此事的百姓和貴族們的疑問。

好在這個消息是昨天夜裏才傳出去的,知道的人不少,但也不是很多,車隊行駛得還算順利,天一亮就抵達了酈央湖,而後分別停在湖的四周。

此時的酈央湖岸邊,沒什麼人,但附近,卻出現比平時這時候多出四五倍的人潮。

這些人,當然是來看熱鬧的,他們也知道這裏要發生大事,不敢靠得太近,隻敢隔著一定距離,裝作路過、遊玩、散步、忙碌的樣子,不斷往湖邊掃瞄。

因為是“秘密行動”,王府的人也不敢公開將他們趕走,隻是在湖的四周把守,不讓任何人靠得太近。

當然,這已經演變成一場公開的“秘密行動”了。

“你說這是誰幹的?”在圍觀的人群中,洛紅妝低聲問夜九。

事關逍遙王的生死,他們還是冒險從藏身之處走出來,喬裝打扮後,前來看個究竟。

夜九低聲道:“至少不是王爺的對手幹的罷?不管我怎麼看,都不覺得綁匪真的想要這筆錢,而像是在找個名目送王爺回府。”

如果綁匪真的想要贖金,最起碼的一點就是,不應該開出這種離譜的高價,這麼多黃金,不管怎麼運送和帶走,都非常引人注目,而且還是在京城中央交易,帶走贖金更是難如登天,更別提消息事先傳得到處都是了。

洛紅妝點頭:“我也這麼想,也許,這是王爺或王爺的人為了救他而被迫采取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