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沙巡航(1 / 2)

麵積三百餘萬平方公裏的浩瀚南海,是我們偉大祖國一片富饒美麗的海洋國土。這裏的海域不僅棲息著品種多樣數量巨大的海洋生物,而且蘊藏著十分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在我國21世紀的經濟開發和建設中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

在小學的地理教科書中我就學到,我們祖國最南端的國境線在靠近赤道的曾母暗沙。自從調任新華社海南分社記者以來,我常常看著地圖上的曾母暗沙,遙想著自己何時才能親自前往領略她的風采?

1992年元月,海南省作為主管南海海域和中沙、西沙、南沙和東沙群島的我國一級地方政府,決定組織以省政府領導和駐軍首長為首的大型慰問團赴南海海域巡視我海疆,慰問我駐守南海諸島的解放軍將士,並將在曾母暗沙舉行中國主權碑投碑儀式。這對我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赴南沙采訪的絕好機會。因為當時的南沙海域和南海諸島,都還是軍事禁區,除了軍用艦船飛機和經過有關部門批準的船隻以外,一般人無法進入,更不可能登上島礁。經過努力爭取,我終於以隨團記者的身份加入了這個慰問團,得以實現我向往已久的南沙之行。1992年1月11日,我們登上15000噸的“向陽紅5號”科學考察船,迎來這等待已久的時刻。上午9點,在送行人群的歡呼聲中,“向陽紅5號”汽笛長鳴,徐徐駛出海南島北部的馬村港,向曾母暗沙駛去。

南海的冬季正是行船的好季節,風浪不大,天氣相對涼爽。這次的巡視航行,比我1991年5月赴西沙群島考察時的條件更好。我住在甲板二層的一個雙人房間裏,連空調都不用開,徐徐的海風吹來,令人十分愜意。船上的夥食也很好,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是四菜一湯,米飯饅頭麵條烙餅都有,後勤保障沒問題。還有兩艘軍艦遠遠地跟隨著我們的巡視船做護航保衛工作。

從海南島到曾母暗沙,直線距離達1000多公裏,海上航線距離則更遠。上船安排好住處,我們來到甲板一層的大餐廳,聽取此次航行的總指揮、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黨委書記兼海南省海洋局局長陸夫才同誌和隨行擔任航行保障任務的海軍南海艦隊作戰處、情報處兩位處長的情況介紹,這對於我下一階段的采訪非常重要。

南沙群島共有島嶼、沙洲、明暗礁等500多座,其中高潮時露出水麵的隻有36座。這些小島雖然數量不多,麵積不大,但它們扼守太平洋和印度洋之交通要衝,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時,南海大陸架還是亞洲最大的大陸架石油區,石油天然氣資源儲量預計達500餘億噸,是一個極具開發前景的海上大油田。

本來,南海諸島屬於中國這一事實在國際上並無異議,遠在秦漢時代我國漁民就開始在這裏進行捕魚生產,公元627年,中國唐朝政府就設置了管理南沙事務的機構,以後曆朝曆代的中國政府都在這裏行使著自己的職權。就連現在對南沙群島和海域提出領土要求最無理、最迫切的越南,在1975年以前出版的官方地圖、教科書以及4個政府白皮書中,也都承認南沙群島是中國領土。近些年來,隨著幾次世界性能源危機的爆發,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海洋石油資源的重要性,而南海大陸架油氣資源的廣闊前景就更加誘使周邊國家對南沙群島和海域紛紛提出自己的領土要求,並不顧中國政府的一再反對,瘋狂搶占南沙島礁和大肆開采油氣資源。現在,越南已經搶占我島礁27座,並在其上修建了飛機場和直升飛機起降點,派駐了軍隊防守;此外,菲律賓等國也都搶占了島礁、派駐了自己的軍隊。這些國家不僅搶占我領土,而且立即開始搶奪南海的油氣資源,他們已投入300多億美元在南海進行油氣開采,打出了數以百計的探井,僅去年(即1991年),越南在南海海域開采的石油就達500萬噸。現在的南沙形勢,用陸夫才的說話,就是:領土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資源被掠奪、民族被侮辱。在此情況下,我們的南沙之行更加顯得意義重大。

船行海上,經過西沙群島的永興島、中建島等地,13日上午我們來到了南沙群島渚碧礁海域。

在整個南海海域的幾百座島礁沙洲中,除台灣占領的太平島以外,大陸目前占領的六、七座島礁,是在礁盤的基礎上用人工的方法加固成的人工陸地,渚碧礁也是這樣。遠遠望去,它就像一座碉堡聳立在大海之中,而實際上,它們也確實是鋼筋水泥的海上堡壘。全部鋼筋水泥的結構,屋頂是瞭望台,下邊是生活和工作區,兩邊是炮台,活動範圍十分有限。我們的守礁戰士就這樣常年生活在碧海波濤中的人造小島上,守衛著祖國的神聖領土。下午1點15分,“向陽紅5號”在距渚碧礁2海裏的深海區拋錨,我們開始登小艇上礁。根據我去年在西沙群島采訪考察時的經驗,從大船上小艇是最危險的過程。因為在大海深處,即使是沒有風浪的時候,海上的湧浪也可高達2、3米,大船放下鋼製舷梯,小艇在湧浪起伏的海麵上靠梯,湧浪來時小艇與梯子猛烈碰撞,極容易夾人手腳;湧浪去時,小艇與舷梯一下子又離開1、2米的高度,人也無法往下跳,隻能在浪峰頂著小艇與大船的舷梯基本平齊的時候一步跨上去。這一“高難度”的動作,對許多第一次出海的人來說,真有些望而生畏,每登一次小艇,慰問團二十餘人往往要用去近一個小時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