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9年2月
當今年的第一場落下時,張夫人開始置辦年貨了。今天做臘魚明天做臘肉,每日都和李嬸在廚房忙碌。我跟她提議說幫忙,她卻嫌我皮膚太過細嫩,不讓我插手。
我曾跟張夫人說新鄭的冬沒有鹹陽冷,她笑了笑,說不是這兒的天暖,而是你的心暖了。我沒有否認張夫人的話,也不否認這份溫暖很有可能是因為心中那絲小小的鄉情在作怪。
鹹陽的冬日我都是在宮中渡過,雖說有充足的衣物炭火以及小旭的陪伴,但是每當腳步聲在空蕩蕩的宮殿中回響時,我總是容易令生出些寂寥來。過了十六年的年節,除了前年有長兮、去年有武宜,年節於我和小旭而言都不過是兩個人的節日。不管燈籠有多紅,爆竹有多響,這鹹陽城的清冷都令我們嗅不出一絲親切的味道。
我現在都還記得那年長兮聽到我對年節感受時的表情,小小的驚訝,還有深深的憐惜。那時我們正在趙宮花園裏漫步,天空卻突然落了雪。雪不大,細細小小如柳絮,落在臉上,沒多久就化了。
長兮伸手輕輕為我拍去頭上的雪花,捏了捏我冰涼的手,柔聲道:“下雪了,我們回去吧。”
我知長兮不喜歡雪,因為下雪天時他一定會打上一把傘。我曾為此笑過他,甚至還壞心眼的將雪球塞進他手心。他卻也從來都不惱,而是將傘挪一大半到我頭頂,笑著說:“看你一副安靜溫婉的模樣,竟也會做這種小孩兒般的事情。”
他無疑是溫柔的,他的溫柔像蔓藤,悄悄的攀爬上我的心髒,等我意識到他的重要性時,才發現那蔓藤竟早已經將心層層包裹。長兮也到底是狡猾的,他用一年的歲月將我塵封進他的掌心,無論他走在哪裏,我終是要惦記著、牽掛著,扔也扔不掉、忘也忘不了,隻得苦苦等著,等他回來帶我離開,抑或是等他親手斬斷這蔓藤。或許正是那蔓藤包裹的太嚴密,所以才會令武宜無從下手。
這麼想著,我竟真的想到了武宜。
成熟卻又稚氣,霸氣卻又溫柔,武宜無疑是在改變,從一個自我封閉的多疑皇子,變得更加有血有肉,有了感情,也有了溫度。
武宜並沒有見過長兮,但是他對長兮的敵意饒是我也可以嗅出來。他會時常試探我,譬如他新買給我的首飾胭脂長兮有沒有給我買過,再譬如他帶我去賞的桃花長兮有沒有陪我看過,若是我說沒有,他定會得意道:“阿柔你看,這些都是我給你的,他雖占了先頭,但好處也不能全部讓他得了去。你可要記得,這些都是我先帶你來的,下次再看到時,你心裏要想到的必須是我!”
如今,我卻同時失了那兩個人的音訊,徒留下滿心落寞。可即便落寞,我的生活也仍要繼續下去。
張良自回來後便每日閉關,我曾去他房中送過茶水,卻隻見案幾上攤著一本書,旁邊還有許多黑白棋子。
“先生可是在鑽研棋譜?”我忍不住問。
“你覺得這看起來像棋譜麼?”他指著案上的棋子問我,眼中帶著淡淡笑意。
“若是要我說實話,我覺得這棋子的排列擺放與其說是棋譜,不如說是列陣。”
“哦?何以見得?”張良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追問道:“你一個深宮中長大的女子,如何竟能夠看出來此等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