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音提著一個籃子,阿亮和彩兒一起提著另一隻籃子,三人一齊下山去了。
在下山的途中,他們遇到了不少人,其中有人許多甚至是同村的熟人,青音他們作為小輩自然是要停下來有禮數地與他們打招呼。
青音剛同孫阿婆的兒媳婦花嬸子打完招呼後,迎麵又朝他們走來了一群人,為首者是一名四十多歲的壯漢,他皮膚黝黑,身高約七尺,眼角處有著很深的笑紋,可以看得出來他是個愛笑之人。
青音看見他後,趕緊帶著阿弟阿妹恭恭敬敬地朝他打招呼:“三叔公好!”別看他才四十多歲,年齡比自家阿爺還要小幾歲,可輩分卻比阿爺要大得多,哪怕是阿爺看見他,也要畢恭畢敬地喊他一聲“三叔”。
吳國梁(即三叔公)一看原來是秀洪家的幾個孩子,便笑眯眯地道:“是青丫頭啊,你也帶弟弟妹妹來采菊雞?唔……翻了年你也七歲了吧,你把你阿弟阿妹照顧得不錯,是個不錯的好孩子。”
青音是刷了綠漆的老黃瓜,一個偽小孩被這麼一表揚,反而尷尬拘束起來,不知該如何應對,隻好站在那兒裝靦腆。
幸而一向活潑的彩兒這時終於發揮咯她的用處,隻見她將與阿亮一起提的籃子拉到吳國梁麵前,驕傲地挺了挺她那小身板,道:“三叔公,這些都是我和阿哥采摘的,怎麼樣,多吧?”一幅求表揚的模樣。
吳國梁看了看她手中的籃子,然後配合地說道:“嗯,的確不錯,彩兒也是個好孩子。”
彩兒平時總是太過活潑了些,經常被阿奶阿娘惱得罵淘氣,今天突然聽到這麼直白的誇獎,一向外向的彩兒反而不好意思起來,扭扭捏捏地道:“其實、其實阿哥采得比我多……”
青音好笑地看著彩兒,沒想到這丫頭也會有不好意思的時候。
這時,阿杏姐妹三人也從山上下來了,和青音他們一比,阿杏三姐妹要顯得狼狽得多,尤其是美蘭和招弟二人,她倆棉褲的膝蓋處有著明顯的水漬和汙泥,估計是曾摔倒過,而且招弟的眼圈紅紅的,顯然是哭過。
她們三人經過青音身旁時,阿杏的眼神幽幽地掃了青音手中的籃子一眼,而美蘭則是狠狠地瞪了青音一眼。
站在青音不遠處的吳國梁顯然也是注意到了她們的動作,皺了皺眉頭,想要說些什麼,但顧忌她們是鄰村的人,最終還是什麼都沒說。
青音看她們漸漸走遠了,便也對吳國梁說道:“三叔公,我們先走了。”
吳國梁點了點頭:“嗯,去吧。”想到剛剛離去的那三姐妹,又加了一句:“路上小心點。”
青音點了點頭,帶著阿亮和彩兒朝家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三人都是靜悄悄的,沒人開口說話,青音正奇怪,怎麼平時嘰嘰喳喳個不停得彩兒今天也這麼安靜?
青音扭頭看了看彩兒,才發現她臉頰紅彤彤的,兩眼亮晶晶的,心不在焉地走著路,顯然還沉浸在剛才的表揚裏,連阿杏三姐妹的異常都沒有發現。
青音摸了摸彩兒頭上的兩個小辮兒,說道:“三叔公今天表揚你了,你回去和阿娘說說,讓她也高興高興。”
彩兒用力的點了點頭,道:“嗯!”
實際上彩兒在青音眼裏一直是個好孩子,她今年才三歲,若是在現代,三歲的孩子還是一個需要成人看顧的幼童,可是生在吳家的她,小小年紀卻也要為家裏幹活了。阿奶總是罵彩兒嘴饞,可嘴饞本來就是孩子們的天性,哪家孩子不嘴饞的?阿奶從不給彩兒吃肉,彩兒上次是想肉想狠了才鬧了那個笑話,平日裏彩兒還是很乖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