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是人生無法避免的,但人們對待疾病的態度卻各不相同,有的人愁眉不展,怕得要死,結果死得很快,有的人以坦然的態度去麵對,卻快樂地生活著。
[BT1]要以積極的姿態麵對疾病
在2003年“非典”過後,相關媒體欲拍攝一部宣傳教育片《非典人生》,其中一個院長的角色由“大俠”黃日華來演,而這位在熒屏上塑造了靖哥哥、蕭峰等無數英雄形象的知名演員,稱自己病痛纏身,渴望並且準備退出娛樂圈。黃日華說,“20年來我從沒好好休息過,全身到處都是傷。2000年我母親患腎病和糖尿病過世,讓我感覺人生太短。之前我一直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留給家庭,就算名利都擁有了,沒有健康也沒用。”
麵對疾病,一切都看淡了的黃日華很想早一點退休,過一個健康快樂的晚年。
朋友,假如有一天,你疾病纏身甚或不能獨自行走,一向健康的你該如何麵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呢,你該如何跨越這道坎呢?
麵對疾病的災難性打擊,很多人都會意誌消沉,甚至對人生失去希望。可是。當廣州某警隊小馮娓娓道出她的經曆時,令人強烈地感到她勇於麵對病魔挑戰的堅毅和決心。
2002年對小馮來說,是值得高興的一年,因為她在這一年晉升為女警長。工作範疇改變,要麵對的壓力隨之增加。如她憶述:“那時候主要負責偵緝工作,由於晉升為警長後對自己的要求提高了,不知不覺形成了一種壓力。”
那年元旦之前,她病倒了。起初是關節痛,她尚以為是感冒引起的肌肉疼痛。接踵而來的卻是全身痛,痛得不能下床,甚至連喝一口水的力氣也沒有。漸漸地,視力也受影響,視網膜脫落。那時候的她,除了聽從醫生吩咐按時服藥之外,隻能聽天由命。
小馮的丈夫同是警長,為了多點時間照顧她和兒子,亦申請調往軍裝部;她的一對兒子那時分別為3歲和5歲。
當她身體逐漸複元而重新投入工作,並於2004年從事文職工作,負責推行警隊計算機化時,病魔再一次侵襲她的身體。2004年8月的一天醒來,小馮發現全身及臉上都長滿了紅斑,醫生證實她已患上了紅斑狼瘡症。
但是,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並沒有消磨小馮的意誌;相反,她更積極地麵對人生。她不但接受了這事實,更令自己盡快適應這種病為她帶來的種種不便。她參加了專為紅斑狼瘡病人而設的工作坊,學會怎樣在關節痛時做一些較輕微的活動。如開門、洗麵和拿東西等。與此同時,她亦努力增強自己的體質,學習太極拳和太極劍。
但這一切並不表示小馮沒有情緒低落的時候,尤其是她生性好動,要長時間臥病在床,很容易使自己陷入低潮。她說:“我全靠丈夫、兒子、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支持。”當她可以健康理由申請提前退休時,她還是堅持工作。她說:“我實在太熱愛我的工作了,況且困難亦克服了,我現在的人生觀比從前更積極和豁達。”
病痛帶給小馮的就是使她更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她更加相信自己,無論遇到任何困難,都可以勇敢地去麵對,因為她相信,隻要有決心和毅力,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很多人都讀過一本叫《生命的留言》的書,這是一位即將告別世界的作者留給世人的,作者的名字叫陸幼青。
陸幼青不僅是一位作家,還擔任著多家公司的重要職務,他於2000年12月11日6點鍾在上海普陀區中心醫院離開了這個世界,年僅37歲。陸幼青曾經說:“生命是因為有結局才絢麗的”,他“堅信這一點”。於是,身患癌症,麵對死神,他選擇用公布日記的方式來直麵,來度過生命最後的二三千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