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再出發(1 / 2)

安靜,安靜的讓在場所有人感到窒息,沒有人會想到麴文泰會在這種場合下出這番言論。

玄奘是誰?大唐的高僧!一個僧人就算再怎麼出世,但國籍總還是分的,你在人家麵前大談兩國軍事,而且還是如此激烈,難以回避又難以回答的問題。

就算是處事不驚的玄奘也被麴文泰的一番言論所驚愕住了,身為一名高僧,自然有很多達官貴人會找到玄奘,問一些人生謎題,求一些人生感悟。但從來沒有一個國王,一個大國的國王跑到玄奘麵前大談兩國形勢,這個問題已經超出了他的回答範圍,更準確的,是超出了回答能力。

這樣的問題,最起碼也是應該有著國君允許下的外交使臣才能回答的,不然,弄不好,就是徹底捅破最後一層窗戶紙,兩國正式開戰了。

在場的所有大臣心中在此時,心中突然出現了一個疑問,雖然略顯荒唐,但又不得不麵對。

高昌國和大唐帝國開戰,高昌能贏否?

單憑國力來,大唐帝國滅了高昌國似乎輕而易舉。但凡事都有意外,若是高昌國贏了大唐帝國呢?又或者戰和呢?

結局對於高昌國來都是無法承受的,滅國自然不需多提,就是個家毀人亡罷了。

若是贏了大唐帝國,以高昌國的情況來看也隻能是慘勝,而且還隻能是一個階段的勝利,在國力大損的情況下還要地方附近國家的侵略,如此惡性循環最後也不過是亡國滅種一條路可走。

而戰和,無非就是讓兩個國家陷入了持久戰,對耗國力,和平永遠是短暫的,等到兩個國家其中有任何一個國家恢複了國力,必將再次引起戰爭。趁你病要你命這句話在國家對抗中,顯得尤其正確且無解。

一個國家的戰與和,往往並不取決於這個國家的國民意向,甚至並不取決於這個國家的掌控者,而是簡單粗暴的歸結為地緣與資源。

玄奘顯然也想到了高昌國的命運,沉默許久後,輕歎一聲,道了聲佛號:“阿彌陀佛,貧僧隻願此行西去,可以取得真經,但願······對眾生有所幫助。”

“就連法師也無法為本王解惑嗎?”麴文泰苦澀一笑,似是有些心灰意冷,又像是放下了心中重擔,其中苦楚或許隻有他一人知道。

玄奘沉重的點了點頭,對於眼前這個無論是戰是和,都難逃滅國的佛國,他有有心而無力,玄奘求佛,但終歸隻是一個人罷了。

殿內安靜的就算一根針落地都可以聽到,所有人的內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一方麵是為玄奘這個高僧擔憂,深怕麴文泰一個震怒下令殺了玄奘,一方麵更是害怕今的言論被有心之人傳到了大唐,讓兩國提早開戰。

就在所有人都緊張的注視著麴文泰時,原本沉穩站著的麴文泰似乎是被人推了一下,差點摔倒,還好麴文泰身體有著大多數國王都有的魁梧身軀,地盤比一般的貧民百姓穩多了,一個踉蹌之後很快再次穩住了身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