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閉城門嗎?
晚了!晚了!囚犯早已出城了。
撒大網搜捕嗎?談何易?
虎回深山,龍下大海,誰還有能力將他們追捕回來呢?
罷罷罷,先發個海捕文告,四處散發,斷其去路再說吧!
在深山老林裏。在一座殘破的古廟裏,李海、常河一行七人,坐了下來,共商何去何從。李海沉思了一會,果斷地說:
“人多,目標大,我們很難擺脫敵人的追捕。不如這樣吧:皇甫雄、皇甫傑為一組,北上回羌寨去。雷雨和高英走河穀,沿岷江南下至宜賓。再順長江東去……我和常河周路往西去,潛往夾金山南麓,雅安一帶的深山老林中暫住,等清軍追捕的勁頭消失子,再出來,沿青衣江入岷江,入長江往東去。我們和雷雨高英,到東北去,到千山古寺中相會。不見不散。我向皇甫二兄弟承諾:等推翻了大清王朝,建立民國政府了,我一定回北川,到羌寨拜會眾兄弟。我堅信那一天,就像噴薄欲出的旭日,很快就看到了。
眾人同意李海的安排。當天下午整理好行裝,分發了用金絲打造的戒子,項鏈……做路費,各自踏上艱險的征程。
雷雨和高英,沿岷江狹穀南下。餓了,就采些野果和鳥蛋吃,渴了就捧飲岷江清亮亮的水。夜裏就在樹上搭個小窩睡上一宿。
單轅車,烏蓬船,山高路遠。
離成都遠了,比較安全了,雷雨和高英有時乘車,有時坐船,直奔長江。
高英現在輕鬆多了。她那條武功帶沒了。金絲變成金飾品,大半為救李海用掉了。那顆價值連城的血紅透明有山水花鳥圖案的護心寶石,早已化作大清高官手中的玩物。
好在,雷雨腰間的武功帶尚在,那可是他們此生,以後漫長歲月生活的財源啊!
曉行夜宿,走走停停。
在宜賓,雷雨買了一隻帶篷的小船,又用重金雇了個中年船夫,沿江東下去重慶,去武漢,去上海……
烏篷船從孝節縣《白帝城》下,進入《三峽》水域。船從這裏往東行204公裏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出峽區。這一段水路水急浪高,多暗礁,多險灘。兩岸石壁,立陡立崖如刀削出的峽區就達90公裏。在巫山峽區,十二峰,挺拔青翠,白雲繚繞,美景勝如仙境。
由於船夫沒在這區段行過船,不知這裏的險段情況,每過一峽,翻一次船,連翻三次船。
首次翻船時,船夫曾不顧係船繩拴在自己腰中的危險,舍命去救高英。哪知救人反被繩捆住了手腳,險些傷了命。
那一刻,雷雨和高英的反應極快。雷雨搶先控製住小船,小英首先抖開繩子,船夫脫險滿臉驚疑:
“先生、小姐,你們的水下功夫,怎麼這樣好?”船夫苦笑道:“我本想救你們,哪想到,卻是你們救了我……謝謝你們!”
雷雨抺了一把臉上的水,邊踩水邊笑笑說:“同是落水人,何談謝呢!”
高英甩了甩頭發上的水,哈哈一笑說:“我從小是在海中泡大的野丫頭……我曾到水晶宮裏拜見過龍王……你信嗎?”
“信!信!”船夫連連說道:“你們水下功夫與《水滸傳》裏的浪裏白條張順和混江龍李俊的水下功夫相比較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們?哈哈,他們的功夫,是在河裏,湖裏,在風平浪靜的水中練成的。可我們的功夫是在大風大浪大海深處練出來的啊……”
三人合力,又將小船翻回來。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船上的行李,衣服都被滔滔的江水卷走了。雷雨和小英轉到船倉裏,脫下濕衣服,扭幹,再穿上。天熱,立船頭,叫風兒一吹,一會兒衣服全幹了。
雷雨遙望半山腰那早已隱去的白帝城,又回望望奔騰不息的浩浩江水,聯想到唐代詩仙李白寫的流傳千古的小詩,心中感慨萬千。
濤聲依舊,已不是,當年激蕩的江麵。月落猿啼,已不見,詩仙千年瀟灑的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