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海嘯(1 / 3)

《千山》是遼寧省的一個著名的風景區。我曾站其之最高峰:《仙人台》頂上,看過這裏的山景。

古老的傳說上寫道,從前有個聰明而愚笨的小和尚,有一天站在《仙人台》頂上看山,心裏想,都說這裏有一千個山頭,我就不信。於是他就從自己身邊的一座小山頭數起。

一二三四五……直數到九百九十九。他心裏想,怎麼會是這個數呢?於是他又從頭數起:一二三四五…數到最後還是九百九十九。見鬼了?怎麼還是這個數?於是他又從頭數起。他從旭日初升數到日落西山,累得他坐在山頂歎氣……一個老和尚輕輕地走來,問他為何歎氣?他隻好如實相告。老和尚聽罷,哈哈一笑說,你真是個聰明的小笨蛋。你足下這座山,也是山啊,你為什麼不數它呢?

我好奇心勝,自以為比小和尚聰明得多,於是站在山頂上,也一二三四五……指指點點地數起山來。可歎的是,我比小和尚笨多了。我連九百九十九的邊兒都沒沾,就忘了自己數到多少了。

唉!數不清,數不清的是雄渾奇偉,怪石壘壘的大小山頭。看不盡,看不盡的是鬱鬱蔥蔥的林海和條條曲曲彎彎幽幽靜靜的山穀。我放目遙望勃海上的點點白色的帆影,在天際處時隱時現。它引我深思,引我遐想。它為我的思緒插上了翅膀,飛呦!飛呦!飛過荒山古道,飛過村鎮古堡,飛過茫茫大海,飛向天涯海角。

史書上記載道,千山約44平方公裏,山中奇峰迭起,以其近千故名千山。其最高峰仙人台,次高峰五佛頂等處,有“無峰不奇,無石不峭”之譽。在綺麗的峰巒之間,有北中西南幾條溝穀。千山的許多名勝景點,都沿溝穀分布。山門內的北溝景點尤為集中,有無量觀、葛公塔、聚仙台,玉皇閣、祖越寺、一線天、龍泉寺及北溝西端的五佛頂,其中的龍泉寺、祖越寺,同南溝的大安寺、中會寺、香岩寺,同為千山景區始建於唐,而在明代馳名的五大禪林。千山廟多、古跡多、和尚多、尼姑多、道士多、道姑多。

清心觀的主持人:張愛華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愛國愛民的慈善的老人。她恰恰是玉梅的姑母,又是水仙、海棠兩個小家夥的師母。

後來玉梅見這兩個小姑娘聰敏好學,就數她們用藥、打針當了護士。

水仙不是在妓院裏當使女嗎?怎麼會跑到千山清心觀當了道姑呢?

原來是這樣:

水仙有一日為珍君送茶。在門口與孟仁撞了個滿懷,茶水潑了孟仁一身。

“孟老爺!”珍君含笑,攔住了孟仁的拳頭,邊攔邊撒嬌似的說,“打不得啊!”

“怎麼打不得?”孟仁氣鼓鼓地反問道。

“孟老爺,你細看她那小臉蛋,要不了幾年是一個天仙般美麗的嬌女……”

啊!果真如此。孟仁看呆了,怒氣已拋到九天雲外了。他細思之,三女兒寒梅處,正缺個貼心貼身的使女,我何不將她帶回府中養幾年呢?到那時,她還能逃出我的手心嗎?

過了不久,水仙來到孟府,成了三小姐寒梅的使女。

寒梅與劉傑的婚事一拖,再拖,拖得劉家拖得大夫人不耐煩了。於是孟仁決定,不管寒梅是否同意八月十五《仲秋節》也要舉行婚禮。

消息傳來,寒梅哭得死去活來。

有一日寒梅向水仙說,為了擺脫心靈深處的痛苦,我常常想,到靜寂的深山古廟去,做個與世無爭的小尼姑。說到這裏,寒梅從懷裏掏出一本薄薄地小書,翻了幾頁,指著書上的字說,“這些年來,我在痛定思痛之餘,常到這本小書裏去尋求精神上的寄托和短暫的安慰。”書上說,佛主曾過了六年最嚴格的苦行僧生活。他的教徒,皆滿足於,以樹蔭或茅屋為住所。

他們皆滿足於,用乞討所得的食物,來維持自己的生活。他們除了必不可少的用品,如乞食用的缽以外,沒有任何屬於自己的東西。這些人,在相互憎恨的世界上,以無憎恨為他們生活中的指導因素。他們在那日夜掙紮謀求增加財富的人們之中,放棄了自己的一切世俗財產。他們在渴求名譽和榮耀的人群中。實行自我隱沒。他們毫無拘束,像天空的飛鳥一樣,任意遨遊。準備把教主的說法傳布到他們所不知的天涯海角去……

水仙聽到這裏,默默地想到,世上果真有這樣的人嗎?他們的精神,有些固然使我敬仰但某些信條,卻難以使我理解和就範。一個人能在充滿生存競爭的社會裏,既無所愛,也無所恨嗎?那些侵我國土,殺我同胞的英法聯軍東洋鬼子,我能不恨嗎?那害死我父,逼死我母的大清官吏,我能不恨嗎?而今尚在苦海中咽淚裝歡,苦苦掙紮的珍君姐,我能不想念,不愛嗎?

“水仙!”寒梅在後花園的曲曲彎彎的小路上向前走了幾步,回過頭來,輕輕地問道,“你在想什麼?”

“我?”水仙苦笑著說:“我在想,這本書上說的東西雖然好,可是我卻不能照辦啊!”

“為什麼?”寒梅又輕輕地問道,一絲苦笑淒然掛上她的眼角、眉梢。

“我想,你一定能與我有同感。我們不能沒有所憎、沒有所愛。惡少劉傑吃喝嫖賭,無惡不做,而今逼你為妻,你能不恨嗎?大夫人刁蠻成性,逼死你母,而今又逼你嫁給劉傑,你能不恨嗎?…”

“水仙,別說了!”寒梅一陣難過,扶在水仙的肩上哭了起來。

傍晚時分,孟府餐廳,燈火輝煌。在布滿花鳥圖案的頂棚上,勻稱地懸掛著五盞大吊燈。每個吊燈又圍著大大小小十幾個小彩燈,向四麵八方散射著柔和的光。正麵牆上高掛寫有《慈善人家》四個金色大字的橫扁。

餐廳裏擺滿精雕細刻的古式桌椅,雕龍刻鳳的象牙筷子和畫有《天女散花》、《嫦娥奔月》、《太白醉酒》及《八仙過海》等美麗圖案的茶壺、茶碗、茶盤…處處洋溢著古老的民族文化的濃鬱地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