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十八候,與春季、夏季的十八候一樣,亦區分為三大類:
(一)屬於生物候的候應
立秋節氣三候的候應,叫做寒蟬鳴。
昆蟲中蟬的一種,名為寒蟬,亦稱寒蜩、寒蜇。人們對此種昆蟲的認識也比較早,如古書《爾雅》裏記載:“曰‘寒蜇’,蟬小而青紫者。”《禮記月令》裏記載:“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所以,寒蟬與蜩一樣,也被選列七十二候,作為立秋節氣三候的候應,概括叫做寒蟬鳴。因為每年一到立秋,節氣規律性變化的反映,比較明顯,即從立秋開始,到秋分這段四十五天時間內,一般說來,刮西南風居多,天氣變化開始漸漸涼爽了。所以,將立秋季氣鳴叫的蟬,概括名曰寒蟬鳴。
繼之立秋後的處暑節氣一候的候應,名為鷹乃祭鳥。
古時,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農家每年一到秋季處暑節氣時,講究要捕殺鷹進行祭祀“神農”,即將祭祀最早先教民耕種之人,又譽名為“先農神”。其實所謂“神農”,如古書《白虎通號》裏,作了比較透徹解釋:“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製耒(音壘)耜(音肆),教民耕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每年一到秋季處暑節氣,農家進行祭祀先農神,還特別講究注意“不擊有胎禽(指鷹,故謂之義(《月令氣候圖說》)所以,古時將這種祭鳥的生活風俗,概括名曰為鷹乃祭鳥,亦被列人七十二候,作為秋季處暑節氣一候的候應。
白露節氣、二、三候的候應,稱做為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
鴻雁,屬於大型遊禽雁中的一種。雁是屬於“知時之鳥,熱歸塞北,寒來江南”。(《月令氣候圖說》)古時,人們將“雁以仲秋先至(指稱飛回南方的雁)者為主(雁),季秋後至者為賓(雁)。”(同上書)所以,將秋季農曆八月白露節氣一候的候應,概括叫做鴻雁來,即指以仲秋先飛回南方的主雁。
玄鳥,即燕子,亦俗名為小燕,它同大雁一樣,也是春天來秋天去,即每年一到春分前後,燕子就會從南方飛到北方來;至秋季白露節氣,燕子就開始南遷,飛到南洋去越冬,少數燕子在我國南方棲息。所以,將秋季白露節氣二候的候應,概括名曰為玄鳥歸,列人七十二候。
鳥類,不論是候應鳥,還是屬於非候應鳥,其共同的特征是:每年一到白露節氣,它們就開始養羞。何謂養羞?古書《禮記》裏,作了解釋性的記載:“羞者所養美之食。養羞,藏之以備冬月之養也。”所以,人們取其“養羞”之意,說明不論是候應鳥,還是屬於非候應鳥,總之,群鳥每年一到秋節白露節氣就開始養羞,故被選列人七十二候,作為白露節氣三候的候應,概括叫做群鳥養羞。
秋分節氣二候的候應,叫做蟄蟲壞戶。
昆蟲類的通稱曰蟲。人們對蟲類的認識不僅甚早,而且在古書裏作了有趣的記載,如《大戴禮記曾子天圓》裏載:“毛蟲之精者曰麟,羽蟲之精者曰鳳,介蟲之精者曰龜,鱗蟲之精者曰龍。”
蟲類中有的要冬眠,亦稱冬蟄,其表現為冬季不食不活動,處於昏睡的狀態。這類蟄蟲,每年從秋分節氣開始,損壞各種物件,如米生蟲,毛料衣服會出現被蟲咬,等等。所以,古時人們把蟄蟲反映出來的這種現象,概括名曰為蟄蟲壞戶,並被選入七十二候,作為秋分節氣二候的候應,以此示意提醒人們生活中需要注意防止蟄蟲損壞各種物件。
寒露節氣一、二候的候應,叫作鴻雁來賓,雀人大水為蛤。
鴻雁,屬於大型遊禽中的一種。古時,人們對這種候應鳥,結合節氣候應的需要,把每年秋季農曆八月(仲秋之月)先飛回南方的雁,譽名為主雁,把秋季農曆九月(季秋之月)後飛回到南方的雁,稱作為賓雁。對此,古書《月令氣候圖說》裏作了記載:“雁以仲秋先至者為主,季秋後至者為賓。”所以,將秋季農八月白露節氣一候的候應,概括叫做鴻雁來;將農曆九月寒露節氣一候的候應,概括名曰為鴻雁來賓。
寒露節氣二候的候應,名為雀人大水為蛤,則屬於古時觀察上的錯誤,不合於科學事實的情況。
霜降節氣一候和三候的候應,名曰為豺乃祭獸和蟄蟲鹹俯。
古時,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農家每年春秋兩季講究祭祀天神的生活風俗。對此,宋元時期的學者吳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裏作了比較透徹解釋:“祭魚,獺一名水狗也,賊魚者也。祭魚,取色以祭天。”豺乃祭獸,即指獵取一豺獸而祭天(《月令氣候圖說》)自後魏始,與別的候應一樣,被列人七十二候,概括叫做獺祭魚和豺乃祭獸,分別作為春季雨水一候的候應,及秋季最後一個節氣霜降一候的候應。
(二)屬於植物候的候應
處暑節氣三候的候應,名為“禾乃登”。
每年一到處暑節氣,各種植物對節氣規律性變化的反映,非常突出明M,即植物連士草都結籽了,農作物(亦稱莊稼)亦普遍開始漸漸成熟。古時,將農作物(即莊稼)和五穀,簡稱作為“禾”,將百草結籽和莊稼開始成熟,呼之為“登”,如古書《月令氣候圖說》裏記載:“……稻秫苽粱之屬皆禾也,成熟曰登。”所以,將立秋後處暑節氣三候的候應,概括叫做禾乃登。
寒露節氣三候的候應,叫菊有黃華。
大地上,居多草木皆華於陽。(古時,“華”同“花”)《月令氣候圖說》中載。一般說來,其規律為每年農曆三、四月間,春季陽光溫暖,為百花盛開的季節。但是,菊與眾花格外不同,隻有“獨菊華於陰”(《月令氣候圖說》),即每年一到秋季農曆九月間,寒露節氣間,始開花。因菊在秋季天高氣爽、露結霜重、群芳盡落的清秋季節盛開,並迎霜挺秀,所以,它被選列七二候,作為寒露節氣三候的候應,概括名曰為菊有黃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