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蛋白質的生物合成(2 / 3)

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過程

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機製要比DNA複製和轉錄複雜得多。它需要大約300種生物大分子參與,其中包括tRNA、mRNA、核糖體、ATP、GTP、可溶性蛋白質因子等。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過程是按照mRNA上密碼子的排列順序,肽鏈從N端向C端逐漸延伸的過程,大致分為4個階段:①氨基酸的激活;②肽鏈合成的起始;③肽鏈的延伸;④肽鏈合成的終止和釋放。

下麵以原核生物為例介紹蛋白質的生物合成過程。

1.氨基酸的激活

氨基酸在摻入肽鏈之前均由特異的酶來激活,這種酶稱為氨酰tRNA合成酶,不同的氨基酸由不同的酶催化。

氨基酸一旦與tRNA形成氨酰tRNA後,tRNA由自身的反密碼子與mRNA分子上的密碼子相識別,把所攜帶的氨基酸送到肽鏈的一定位置上。

氨酰tRNA合成酶具有極高的專一性,即每種氨基酸隻由一個專一的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對應於合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在大多數細胞中每一種氨基酸隻含有一種與之對應的氨酰tRNA合成酶。每一種氨酰tRNA合成酶既能識別相應的氨基酸,又能識別與此氨基酸相對應的一個或多個tRNA分子,從而保證了蛋白質合成的正確性。

2.肽鏈合成的起始

蛋白質合成起始包括mRNA、核糖體的30S亞基與甲酰甲硫氨酰tRNA結合形成30S複合物,接著進一步形成70S複合物。此過程需要起始因子的參與,起始因子(IF)是與起始複合物形成有關的所有蛋白質因子。真核生物的起始因子目前已發現有十幾種,用eIF表示(eIF1,eIF2,eIF3,eIF4A,eIF4B)。原核生物的起始因子主要有IF1,IF2,IF3。

起始複合物的形成首先是30S亞基在起始因子IF1,IF2,IF3作用下與mRNA相結合,lF-3的作用是促使mRNA與30S亞基結合並防止50S亞基與30S亞基在沒有mRNA的情況下結合,IF1,IF2的作用是促使fMettRNA與mRNA30S亞基複合體的結合。

3.肽鏈的延伸

從70S起始複合物形成到肽鏈合成終止前的過程,稱為肽鏈的延伸。需要有延長因子(EF)參加並消耗GTP,原核細胞的延長因子主要有EFTu,EFTs,EFG等。延伸過程分為進位、轉肽、脫落和移位4個步驟。

(1)進位

肽鏈延伸階段的第一步是氨酰tRNA進入A位。在延長因子EFTu、EFTs和GTP作用下,氨酰tRNA識別起始複合物中A位點上mRNA的密碼子,並且結合到A位點上。

(2)轉肽

當氨酰tRNA占據A位後,P位上的fMettRNA將其活化的甲酰甲硫氨酸部分轉移到A位的氨酰tRNA的氨基上,形成肽鍵,此過程由肽酰轉移酶催化。經過轉肽後,原來結合在P位的tRNA成為無負荷的tRNA。

(3)脫落

轉肽後,P位上無負荷的tRNA脫落,並移出核糖體,空出P位點。

(4)移位

核糖體沿著mRNA鏈5′→3′方向移動一個密碼子位置,使肽酰tRNA的A位移到P位,此時A位置空出,接受下一個氨酰tRNA。移位過程需要延長因子EFG推動,同時需要消耗GTP。

蛋白質合成中,多肽鏈上每增加一個氨基酸都要按進位、轉肽、脫落、移位4個步驟依次進行。

4.肽鏈合成的終止與釋放

終止反應包含兩個事件:①在mRNA上識別終止密碼子UAA、UAG及UGA;②水解所合成肽鏈與tRNA間的酯鍵,從而釋放出新生的蛋白質。

當肽鏈延長到遺傳信息規定的長度時,mRNA上的終止密碼子出現在核糖體的A位上,此時,各種氨酰tRNA都不能進位,隻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因子——終止因子(又稱釋放因子,RF)能識別終止密碼子,並結合到A位上。此時,大亞基上的肽酰轉移酶由於構象發生改變(變構),使肽酰轉移酶活性轉變為水解酶活性,即肽酰轉移酶不再起轉肽作用,而變成催化P位上的tRNA脫落。

肽鏈起始、延伸、終止過程又統稱為核糖體循環,核糖體循環實際上就是蛋白質合成的翻譯過程。

蛋白質的合成是消耗能量的過程。每個氨基酸的活化形成氨酰tRNA需要消耗兩個高能磷酸鍵,肽鏈的延長階段消耗兩個GTP。因此,形成一個肽鍵需要消耗4個高能磷酸鍵。如果氨基酸活化形成錯誤的氨酰tRNA,水解改正還需要消耗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