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青兒的心思(1 / 2)

李牧要做的就是裝作後知後覺,把網撒好,讓陶子期把錢投進來,投的越多越好,貸的自然也是越多越好。存款合同中可是規定了,存款不滿一個月是利費相抵,既不會讓你掏保管費,也不用付給你利息。

其實銀行的好處,大家還是能感覺得到的,尤其商人,一些大宗交易通過銀行的轉賬或者彙票既安全又方便,再也不會出現水滸傳中晁蓋智取生辰綱的事了,因為這張彙票你搶走了也沒用,除非你能挾持他本人到銀行來進行交割。

隻是這一切都建立在對銀行的信任上,若是銀行沒有公信力,那說再說,再方便也沒有用。

建立銀行的公信力,是李牧當前麵對的最大問題,而這次對付陶子期對他來說就是一把雙刃劍,應對的好,銀行的公信力會提升很多,而應對的不好,他的銀行可能就不複存在了,甚至整個書院乃至他自己都有危險。

見他這麼自信,楊仙兒還是有點不放心,她這會才意識到,其實玻璃廠的核心是李牧,若是李牧不在玻璃廠,自己拿了股份也沒有用,畢竟她對燒玻璃是七竅通六竅,一竅不通。

“我忽然想到一件事,玻璃廠要是沒了你,這份子根本一文不值。甚至你要是狠心,跟顏刺史一合計,再新開一家廠子,把這一家玻璃廠弄成空殼,我豈不是要哭死。”

對於楊仙兒的想象力,李牧佩服的五體投地,雖然她說的是事實,但他至始至終都不曾有過這種想法。唐人現在這種出口成讖的美德是一大筆財富,後世人們都太過浮躁,尤其是商人,特別是房地產開發商,建一棟樓注冊一個新公司,偷工減料,那是常有的事,交房兩三年房子就出了問題,等到房主找上門的時候才發現這個公司已經不存在了,當然不是真的不存在了,而是改了個名繼續坑蒙拐騙。

偷工減料就不說了,什麼爛尾,卷錢跑路,交房不交證,綠化改成停車位等爛招數層出不窮,最終坑的還是老百姓。

“那你想要怎麼辦?”

玻璃廠可是李牧最賺錢的廠子了,要是這都不行,他可是真沒招了,難道真的要自己出賣色相?

也不是不行。

李牧心裏猥褻地想著。

仙兒想了想道,“這樣吧,玻璃廠的份子我也不全要,你要是真還不上我的錢,那就債改股,把這些錢變成玻璃廠的股份。我不參與經營,廠子還是你來管理,我隻按比例拿回報。你覺得如何?”

能想出這個主意,李牧不得不對她刮目相看,這種合作方式在後世很普遍,尤其是家族企業,可能是趕上了好時候,企業膨脹的很快,但受限於管理水平,想要進一步發展就遇到了瓶頸,這時候大多數老板就會選擇雇傭一個專業的團隊來幫自己管理企業,自己隻負責審核和監督。

大名鼎鼎的蘋果公司就是這種管理方式,執行董事會權利很大,蘋果公司可是喬布斯的私人企業,但還是被董事會趕出了公司,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