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曾經被自卑、焦慮的病態心理折磨得幾乎對自己的事業絕望的推銷員,在經曆了一場心理戰,並嚐試著做出熱心的樣子之後,終於使自己的事業有了起色,並重新獲得了歡樂。
他對自己這一段大起大落的生活感慨萬分,他說:“我得到了一個深刻的教訓,我體會到我必須去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就是改造我自己,喚起自己對生活,對每一件與自己相關聯的事情的熱情。”
“學會對每個人,每件事都做出熱心的樣子,並熱心去做每件事,讓熱情貫穿自己的生活。這樣,才不至於讓沮喪、煩惱占據自己的心。終於,我又重新得到了充實的生活,我也將永遠保持這一份熱情。”
內疚與愧恨是最為無益的
每天都應盡力做完該做的事。疏忽和荒唐事在所難免,盡快忘掉它們。明天將是新的一天,應當重新開始,振作精神,不要使過去的錯誤成為未來的包袱。
我們常聽到人們如此哀歎:“要是……就好了!”這是一種明顯的內疚悔恨情緒,而我一個人都會不時地發出這種哀歎。這是每個活著的人,不管其多麼好與壞,都會體驗到這種內疚情緒,這種情緒是一種“悄然的小聲音”對你說話的結果,這種“悄然的小聲音”就是你的良心。
內疚情緒能使你經常為他人著想,體諒別人,這是我們每個人應有的品德,當人剛剛生下時,他很少注意到別人是否舒適和便利,自己想要什麼就要什麼,當他逐漸長大時,他會慢慢認識到,這一世界上還有別人活著,自己必須有時顧及他人的存在。我們每個人都有自私的一麵,當我們了解到自私是一種不良的品行,而且隻是在顧及自己的利益時,就會產生一種內疚的刺痛。
內疚能激勵具有德行的人產生一種美好的思想和行為。但並非每種內疚都能產生良好的結果。內疚的悔恨情緒隻有配合積極的心態才會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當一個人產生內疚,卻又不用積極的心態去麵對時,這就會產生一種有害的結果。
許多人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內疚悔恨情緒的影響,他們簡直成了一台名副其實的悔恨機器。
在各種誤區行為中,內疚悔恨是最為無益的,它無疑是在浪費你的情感;內疚悔恨是你在現實中由於過去的事情而產生的惰性。然而,時光一去不返,無論你怎樣內疚悔恨,已經發生的事是無法挽回的。
在這裏,我們有必要指出,內疚悔恨與吸取教訓是存在很大區別的:悔恨不僅僅是對往事的關注,而是由於過去某件事產生的現實惰性。這種惰性範圍很廣,其中包括一般的心煩意亂直至極度的情緒消沉。假如你是在吸取過去的教訓,並決意不再重做,這並不是一種消極悔恨。但是,如果你由於自己過去的某種行為而到現在都無法積極生活,那便成了一種消極的悔恨了。吸取教訓是一種健康有益的做法,也是我們每個人不斷取得進步與發展的必要環節。悔恨則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它是白白浪費自己目前的精力。這種行為既沒有好處,又有損於身心健康。實際上,僅靠悔恨是絕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
愛默生經常以愉快的方式來結束每一天。他告誡說:
時光一去不返。每天都應盡力做完該做的事。疏忽和荒唐事在所難免,盡快忘掉它們。明天將是新的一天,應當重新開始,振作精神,不要使過去的錯誤成為未來的包袱。
他十分清楚,以悔恨來結束一天,實在是不明智之舉。愛默生就像一個關門人,在一天結束時,他會把門關上,將一切忘記。他就好像曾任英國首相的勞合·喬治一樣。喬治有一天和朋友在散步,每經過一扇門,他便把門關上。“你沒必要把這些門關上。”朋友說。
“哦,當然有必要。”喬治說:“我這一生都在關我身後的門。你知道,這是必須做的事。當你關門時,也將過去的一切留在後麵。然後,你又可以重新開始。”
要成為一個快樂的人,重要的一點是學會將過去的錯誤、罪惡、過失通通忘記,而往前看。忘記過去的事,努力向著未來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