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的方式(2 / 2)

於是,從1993年酷夏,到那個年度蕭瑟的秋天,當滿街的冷風將落葉卷起枯黃旋渦的時候,我完成了《武則天》。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部好的作品。寫作中的那眾多曆史的禁忌多少束縛了我對她的感覺。我隻是盡力從一個女人的角度去詮釋她,從她為才人為帝妻為人母又為女皇這幾重角色來開展她心靈的掙紮。有天命也有人性;有凶惡狠毒,也有深深的創痛。我完成了她。

那一次寫作的遺憾是,我終筆於女皇的登基。一個62歲的女人高高地站在則天門上,向天下宣布她終於成為了天下的君王。在如此輝煌頂尖的位置上,結束對一個做了女皇的女人的描述,我原以為是最最明智的。於是我結束了她,掩去了62歲之後十五年的歲月,掩去了她的白發蒼蒼和最後在上陽宮孤獨死去的那無限悲涼的經曆。直到後來我才意識到,像武曌這般世間絕無僅有的女人,62年的描述終究不能窮盡她轟轟烈烈的一生,而在她最後的日子裏,還有著怎樣的驚心動魄,怎樣的鏤骨銘心,或者是怎樣地舉步維艱、跌宕起伏、蒼涼悲壯,而這些,也是此世間所絕無僅有的。

當初我結束《武則天》是用“附記”的形式來作為女皇登基之後15年生涯的一個備忘。然而備忘僅隻是一個簡單的交待,並不能真正將這不平凡的歲月栩栩如生。於是,我決意將“附記”推衍開來寫就了“終篇”,使之與“上篇”、“中篇”、“下篇”彙合起來,形成整部小說的構架。應當說,每一“篇”都是這個非凡女人的一段生命之河流,也是這位千秋帝王的奮鬥之裏程,所以我用《女皇》重新命名這部曆史小說。

“終篇”是一個女皇帝的霸業輝煌和一個老女人的悲涼之歿。盡管女皇沒有死於非命,但還是在她年老體衰,再無還手之力的時候,被自己的兒子趕出了洛陽的皇宮。當生命垂危,她的政治的使命也就完結了。她終於失去了權杖——她一生的最愛。當女皇昔日華麗的車輦載著奄奄一息的她緩緩離開宮城的時候,那是種怎樣的悲壯與淒愴?!當我寫完了女皇在上陽宮的荒寒中怎樣無悔無憾地死去,我知道,我終於以我的方式完成了她,我不再遺憾。

從1993年5月,到1997年5月,漫漫40萬字,曆時整整四年。

感謝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花非花係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