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開篇說明有關“腎虛”的認識誤區?
中醫相對於西醫來講,似乎更通俗易懂,因為它的語言更接近百姓,不像西醫中講的那樣深奧。在大眾眼裏,不論文化水平高低,是否有醫學知識,每個人都可以隨口說出一串的中醫名詞,比如腎虛、脾虛、氣虛、血虛、肝火旺、肝鬱、熱傷風、中風、內熱外感等等。時下流行的養生潮,更是將中醫融入了百姓生活當中。電視台、報刊、廣告等大眾媒體,也紛紛推出百姓講壇,主要講的也是中醫養生,甚至上升到運用簡單的經絡、穴位、足底反射區、麵診、耳診進行中醫診斷。這些東西看得到、摸得著,簡單、通俗、易行似乎每個人都可以“照貓畫虎”地進行自診自療。得出一些看似平易近人的結論,如腎虛、血虛、肝鬱、外感風寒、中風等等,讓人感覺中醫就是直觀、易懂。
但是中醫有幾千年曆史,博大深奧,理論體係非常龐大,辨證過程也非常複雜,絕非一個“門外漢”僅靠一個症狀、一個外在的征象就可以判斷的。時下引發的中醫進入百姓家的潮流存在著明顯的誤導,將中醫簡單化、絕對化實在是詆毀中醫,特別是將複雜的中醫四診辨證、施治過程做簡單的對號入座,其弊害無窮,不僅是歪曲中醫,也在百姓中造成了嚴重的誤導,不利於百姓健康。
以中醫的腎虛為例。許多人聯想的是西醫的腎。這是因為大家對於中醫所指的氣血陰陽、心肝脾肺腎等等概念模糊不清,直接用西醫的血、心、肝、脾、肺、腎套用的結果,所以,時下許多人把中醫所說的腎與西醫所指的腎髒相對應起來,造成諸多關於腎虛的誤區。
老百姓關於中醫腎的認識誤區有哪些?
對腎虛有誤解經常聽到患者問中醫大夫:“我一看中醫,大夫就說我是‘腎虛’,可是我在醫院做了檢查,沒有發現腎髒有問題呀?”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中醫大夫看過病,告知病患者“您是腎虛。”患者臉上多表現為緊張的表情,他們誤認為自己的腎髒出了問題。也時常有中年男性友人向我谘詢他是不是腎虧了,臉上還掠過一絲緊張與不安。老年人和久病患者也都十分關心自己是否有腎虧或腎虛。可以說腎虧是個有一定生活閱曆的中國人周知的病理術語,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
對補腎很關注對於補腎,老百姓更是異常的關注。大家都知道,腎是人的命根,腎虛就是不再青春,腎虛意味著衰老,腎虛意味著虛弱,尤其是男人,更怕腎虛,腎虛就是雄風不再。所以,在健康意識逐漸蘇醒並日益火熱的當今社會,補腎、防止腎虛就是重中之重。因此,電視、廣播、報刊、商場的保健櫃台,紛紛以治腎虛為主題推薦保健產品。有身份、有地位的成功男士更是注重養護腎,我所接觸到的這類人中有80%以上的人家裏都有高級、貴重藥材配置的藥酒,如鹿茸、犛牛鞕、冬蟲夏草、海狗腎等等。就是普通工薪階層人士,也弄一些枸杞、山藥等補一補。反正大家都在注意補腎,大家都認為,補腎百利而無一害,至於用什麼補,那要看經濟實力。
補腎結果不滿意對於這樣的群眾養生潮流,我們隨機做過小調查,測驗老百姓關於腎虛與補腎相關的知識,所獲得的結果非常令人擔憂。老百姓的認識中存在相當嚴重的誤區,臨床中也見證了由於濫補造成的慘痛後果。很多人在熱衷於補腎的同時,並不知道中醫的腎是怎麼回事,連最基本的常識,如中醫的腎指的是什麼?中醫的腎是西醫的腎髒嗎?這類問題,大多數人回答不上來。對於腎虛的判斷,大家往往依據單一的症狀,如腰酸、尿頻、性功能障礙、怕冷、虛弱、疲勞、記憶力下降、水腫、脫發、白發等等就自行服用補腎藥品,至於服用哪種補腎藥,大家也不清楚,認為隻要是能夠補腎就行,所以,經常出現錯補、誤補現象,從而損害健康,引發疾病,甚至危及生命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