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治病的時候,李小花出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讓她這樣驚慌失措還是第一次,也有可能以前太過於風平浪靜了,因為凡事都沒有絕對。
就在這天夜裏,從難民營傳來消息說:“那名年輕的大夫死了,而且死得並不安詳。斷氣的時候,身體還在不斷的抽動,嚇得安置他的房間裏沒有人趕靠近那個地方。”
一事未平,又來一事。
就因為這位大夫死的不安祥,難民營裏有居心詭測的人,把這事鬧得人心惶惶的。
李小花得知此事後,非常難過。
她認為:“一切都是因為她的問題,哪位大夫才故意死去。都怪自己醫術不精,昨天明明他都何必信任自己了,自己卻還是沒能救得了他 ”
就因為這件事,李小花心中非常悲切,整日在王府裏茶不思飯不想。
錦瑟看到李小花這個樣子,心裏也很不是滋味。李小花的所作所為,她跟著她這麼久也是看到眼裏的。
李小花和李岩之都是一種類型的人,他們總是為別人著想。俗話說得好:“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自從大夫死後,難民營裏,接二連三的難民也相繼去世。
難民營裏跟惡魔窟一般,難民們嚷嚷著要換地方。
與此同時,朝廷裏正商量著,該如何解決'。大臣們要求皇上把所有難民全部處死,這樣既不會拖國家的後腿,國家也不用管他們。
這個時候,李岩之站了出來。
“皇上,微臣覺得這樣做不妥。就算一切都是他們的鍋,但是好歹那是幾萬活生生的生命啊。就算殺了他們難道就能挽回的餘地嗎?我認為不能。隻會加深百姓對朝廷的仇視。”
文武百官聽聞李岩之這一番話,紛紛點頭,認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如果殺光他們,那麼小皇帝必然成為百姓口中的暴君。以後還怎麼可能擁護他支持他,沒有百姓的支持,就算政策再好也都是鏡中花,水中月。
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最終的結果還不是覆滅了。
有時候,不能僅僅是看到眼前的問題麻煩,就草草的去解決,留下一堆問題,久而久之就會爆發出來,後果不堪設想。
小皇帝詢問道:“皇叔,那麼你有什麼辦法來解決了?”
李岩之回道:“皇上,我隻是認為這樣做不妥,並沒有什麼辦法去解決。隻是想給皇上提個醒,一定不要去做違背民意的事情。”
小皇帝也很難受,他年齡不大,遇到的事情卻很多,要不是李岩之一路的扶持他早就完蛋了。對於李岩之的建議,他一般都會采納的。
見到李岩之沒有什麼辦法,他如同困獸。他不知道還有什麼人是真心擁護他的,所以在李岩之沒有給出解決方案,他萬萬不敢去決定。
小皇帝輕咳一聲說道:“今天大家就商量到這裏,退朝吧!這件事明天上早朝再議。”
“是”文武百官便退了出去。
他們走後,小皇帝把李岩之留下來了。
“皇叔,就算不給出解決方案出來,也要暫時去穩定一下啊,不然到時候更沒有辦法了。”小皇帝焦急的對李岩之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