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法皇打普法戰爭,也要兵分三路,每一路都是十多萬人,他根本不敢把三四十萬人都集中在一個指揮中樞裏!
可是德國卻創造了一個奇跡!那就是總後勤和總參謀製度的暴力加持!
戰爭在普魯士人的手中已經變成了一個數學問題,總參謀製度和總後勤製度,說到底就是一群懂軍事的數學家集中在一起進行批命的驗算!
“第三炮兵團的進軍路線在哪裏?地圖上標出來,然後根據等高線還有實地情報開始計算他們的輜重和行軍速度……”
“走多少公裏需要補給?補給多少?由哪一個行省的倉庫提供負責?那麼那個倉庫需要提前準備多少民夫和馬車?”
“算,全都給我算出來!”
“第一騎兵師前進一天需要草料多少,在地圖的那個位子囤積物資?”
“第一軍團和第二軍團需要多久在預定目的地會師?算出來,然後算出需要多大的駐軍空地……好了,算出來了就馬上讓當地人開始伐木清理空地!”
“鐵路部門能調度多少列車頭?多少車廂?車廂種類是多少?”
“具體到每一輛火車頭上的任務是什麼?黑森1123號列車,在一個月內的運輸任務必須提前計劃出來,按照每個小時進行安排……”
“算好了自己國內的,是不是還要算一算法國境內的呢?”
“騎兵突破國境後,總指揮部的下達的進軍路線是怎樣的?戰馬裝具的磨損情況得有個損失數據吧?”
“多少公裏就需要更換了?又要更換多少呢?這些也要靠數學家來計算!”
“陛下啊!這時候就會出現一個神奇的現象了,普魯士的間諜會在戰爭之前,就在法國境內提前藏好一批物資……”
“騎兵團衝鋒到某一個地區,或許一座普通的穀倉裏,就有大軍所需要的兩萬條馬蹄鐵還有數千的戰馬皮具!”
“而且在大軍前進的過程中,總後勤部門早就算好了物資跟隨的計劃,總是能在恰當的時間和地點,把軍糧和彈藥送上去!”
“陛下啊!這場普法戰爭,普魯士總動員的兵力已經超過二百萬逼近三百萬人!”
“可是整場戰役,這麼多人作戰居然絲毫看不到一點混亂!這難道不是奇跡嗎?”
“古人兵書裏所說的廟算多寡,真的不是舞文弄墨的儒生嘴裏說的胡思亂想啊!”
“所謂廟算的多寡,其實那應該是專業數學家們要幹的工作,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在這種大兵棋推演中,其實反而隻是一個補充罷了!”
“戰爭是科學啊!陛下,您覺得我們組織三四萬人來綜合計算,這很誇張嗎?”
“實話跟您說了吧,三十八套提前戰略猜測預案,每一套摞起來都有兩層樓那麼高!”
“戰爭哪裏有那麼簡單,那麼多的相當然,戰爭是最精密的科學啊!”
“頭腦一熱可是要不得的!”
3880/274487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