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5 小皇帝的頓悟(2 / 2)

錯了!大錯特錯,今天載淳才明白,商業是自然而然的件事情,根本就不是權力這個鐵籠子能管得住的。

權力越是壓製,最後隻能讓商業行為生變態,而不會消失。

大清國自己關閉了海關,就留下了個十三行的小口子,這就代表大清國的權力能夠控製歐洲和中國的遠洋貿易了?

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歐洲和大清國的商業往來根本就沒有停止過,哪怕是戰爭年代,歐洲人的海船樣也可以得到中國的貨物。

船又船的瓷器、綢緞、茶葉、豬鬃、藥材……海量的中國貨物被歐洲商人拉了回去,而中國在出口無數商品的同時,卻隻采購了很少點的歐洲貨物。

隻有玻璃、鍾表,等等少數西方奢侈品可以賺取大清國的銀子,但是和龐大的中國貨物出口量相比,這就是巨大的個逆差。

整個歐洲癡迷於東方的貨物,而東方卻對歐洲的工業品毫無興趣,這就造成了貴金屬的嚴重外流。

從非洲、那北美洲掠奪來的金銀,又有大部分流入到了中國的民間,這讓歐洲下子成為了做嫁衣的傻媳婦。

在這個自然而然的商業行為中,雙方是不平等的,巨大的逆差壓的歐洲各國喘不過氣來。可是中國的貨物還不能斷,因為根本就沒有可以替代的生產基地。

這個情況,大清國是看不到的,他們也理解不了,他們就沉浸在天朝上國的光環中洋洋自得。

矛盾越積攢越深,而大清國卻關閉了解決矛盾的談判窗口,當逆差這個毒瘤大到已經影響到英國的國家安全之後,當任何和平解決的大門都被鎖死之後,不打仗還能怎麼辦?

載淳今天終於頓悟了,他現在才明白鴉片傾銷還有兩次戰爭,其實核心的根源就在於東西方並沒有開展如今天師傅和公爵這樣的大談判。

問題和矛盾就是這樣的,你正視他,不逃避不壓製,開誠布公的談,去吵去打,在衝突和交鋒中自然會磨出個平衡點,個大家都能接受的點。

肖樂天不是直都說過嗎“所謂談判,所謂條約,最完美的形式,就是雙方都罵娘都感覺吃虧了不開心,可是返回頭卻都願意執行下去……隻有這樣的合作關係,才能天長地久呢!”

這個道理歐洲人懂,肖樂天也懂,可惜大清國不懂,那些腐儒們不懂!

“ok,親愛的元,您真是位談判的高手,我真的太佩服您了,就按照剛剛的條件辦吧,希望我們的合作能夠百年千年延續下去,幹杯!”

整整個小時的唇槍舌劍之後,公爵和肖樂天終於達成了最後的協議,雙方舉起酒杯碰在了起,個橫跨歐亞的美食商業帝國,就此拉開了序幕。

而與此同時載淳也頓悟了,他在心中反複的咀嚼這句話“有道理的不定能行得通,而行得通的絕對有道理……隻不過那個道理並不定是你想要的而已!”

“這就如逆水行舟樣,人們總是在逆緣中進步的,妥協和爭執就是那逆流的河水……想要大清這艘船接著往前行,就不能不明白這個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