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問路,這就是投石問路,他沒準是想用這種小手段摸摸咱們的底限在哪兒……或許他也想知道知道究竟誰是真正忠誠於他的……”
“高明啊,真的是高明,我現在總算是想明白了,三百侍衛就是三百個家庭,那些安心遵旨不打折扣的自然是皇帝眼中的忠臣了,而那些偷梁換柱的家族其心就很明顯了,他們隻忠於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皇帝……”
“該死的,四九城裏滿人家族說多不多,說少不少,這三百戶就是試金石啊……”
就在兩名王爺憂心忡忡之時,窗外突然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問題可不是王爺想的那麼簡單啊。”隨著聲音走進來的正是翁同龢。
經曆了皇帝遊學這場風波的翁同龢,足足修養了一個多月身體才大好了起來,而且這次風波讓他和八旗上層走的非常緊密,原本的隔閡卻變成了同盟。
從翁同龢可以隨意進入總理衙門後堂都不用稟報這一點來看,老翁和兩位王爺之間的關係已經非常密切了。
“二位王爺,下官這些日子在家靜養,也沒有閑著,反而把肖樂天所著的西行漫記給翻來覆去的看了好幾遍,順便又從這本書裏衍伸出一些西洋知識,挑了一些了解了一下……”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咱們之前都太低估肖樂天了,所以才吃了這麼大的虧,這三百戶家庭,他肖樂天用的就是西方常用的概率法,是數學裏麵的一個範疇……”
“我聽管家說過,廣渠門外起衝突的時候,三百侍衛隻有一百人是嚴格遵守聖旨的,他們聚在一起躲在一旁根本就不參合這場衝突,而剩下的二百人都被家族偷梁換柱了……”
“也就是說整個京師真正忠誠於皇帝的滿人家族隻有百分之三十三,也就是咱們俗稱的三成三……嗬嗬,剩下的呢,全都是騎牆派、牆頭草、還有自私自利的玩意。”
“小皇帝一道聖旨摸清了八旗內部的深淺,他現在已經明白了,朝堂之上忠誠於他的力量隻有三成……好高明的投石問路啊,在下相信以後這種試探還多得是。”
奕?咣的一聲把蓋碗茶摔在桌子上“君臣相疑到這個地步,這還有點聖君的樣子嗎,靠這種小手段,操弄朝政難成大器。”
奕譞卻搖了搖頭“哎……關門說胡也沒那麼多顧忌了,皇上也是看透了啊,這朝廷上別看所有人都喊萬歲,都說忠誠於皇上,其實大家忠的是誰呢,還不是自家的一畝三分地。”
“載淳才十一歲,就能看透這麼深奧的道理,不容易啊。”
翁同龢冷笑著說道“還不是那肖樂天挑唆,要不然十一歲的孩子怎麼能想到這樣的毒計,皇權要堂堂正正,要大氣,要靠仁德感化臣子,以德服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現在陛下的腦子裏讓肖樂天灌輸了一堆小巧手段,以後咱們這些當臣子的可就倒黴了……”
“哎……”三人長歎一聲最後異口同聲的罵道“你丫的肖樂天,該殺。”
琉球的肖樂天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成了替小皇帝背黑鍋的人了,天地良心啊,這次京師的衝突肖樂天和載淳壓根就沒想這麼多,人家小皇帝就是想練一支天子親軍罷了。
田大炮仗和一群孩子的肆意妄為,卻讓八旗內部產生了嚴重的危機感,一群別有用心的家夥開始串聯,反抗皇權的聯盟悄悄的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