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北京城,冬季取暖主要靠的就是煤炭,有錢人家燒頂好的木炭,而一般百姓買點碎煤塊也能過冬。也正因如此,清末京城的空氣質量,著實不怎麼樣,每天早上迎著曙光仔細看京城的天,那都是灰蒙蒙的一片。
    天氣冷,空氣質量也不咋地,所以有點條件的都願意在熱被窩裏多待一會。大街上的來來去去的都是一些為了生計不得不起床的人,還有就是養成遛早習慣的閑漢們。
    八旗的爺們們,早早的就在大街上溜達,有拎鳥籠子的也有懷揣過冬蛐蛐玩的,隻要一見麵絕對是拉著長音相互打千請安。甭管是虛情假意也好,真心實意也罷,怎麼著嘴上也得硬撐幾桌酒菜出去,甭管兌現不兌現了,反正這客套絕對是少不了的。
    但是今天,當幾名無所事事的八旗爺們走上街頭,卻發現長街上突然多出一群不一樣的人,看衣著打扮都是那些進京趕考的舉子。
    “哎呦,黃爺啊,這個點沒聽說哪家酒館開張啊,這群讀書的不睡熱被窩去,不讀書去,跑街上喝西北風?”
    “劉爺說的是啊,再有半拉多月就開考了,不溫書去天天滿大街的亂串,最近還添了一個打架的毛病,多咱也沒見過讀書人這麼生猛啊?”
    “哎呦!壞了,你看這零零散散的讀書人都往什麼方向去呢?後海啊,都奔後海邊上去了……”
    “姥姥啊,那邊不是恭王府嗎?”
    沒錯,就在這群八旗閑漢們驚訝的目光中,無數舉子開始向恭王府門前彙集,當時針剛剛過了八點之後,王府大門口已經聚集了上百的舉子。
    這是一群沉默但滿心憤怒的人,他們的情緒已經到達了爆發的臨界點。在這三四天內,北京城的西學成員到處挑釁,公然在各種場合跟顯學的舉子們發生衝突。從罵戰發展到拳腳相加,從文人之間的內鬥居然發展到社會閑雜人等也來摻和了。
    是的,一些連舉人身份都沒有的讀書人,一些個秀才、童生們居然被西學所蠱惑,竟然敢站在舉人老爺的麵前,指責他們錯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舉人老爺們要爆發了。他們心中的怨氣無法發泄,再燒肖樂天的家也沒有啥意義了,再去皇城逼宮他們也不敢,想來想去西學奸賊奕?就是一個最好的出氣筒了。
    從昨天晚上開始,這些讀書人就已經暗中串聯好了,他們已經受夠了,麵對這種公然的挑釁,光被動挨打是不行的,就要主動出擊。
    人越聚越多,這時候的王府門房早就把消息稟告了王爺,而奕?這時候根本就沒有意識到今天的這場衝突勢必會演變成震動天下的一場大革命的起始,還拿著過去的老眼光看待呢。
    “讓順天府和九門提督派人驅逐,回頭再給老翁送個口信,讓他把這些舉人都驅散了……什麼東西,真當朝廷是麵人了?皇城逼宮一次朝廷包容了,這還上癮了不成?看我好欺負!”
    恭親王奕?發了幾句牢騷,換上練功服跑後花園跟護衛們玩滿族大跤去了。
    有了王爺的命令,王府護衛們可就不客氣了,推開側門一溜二十多名膀大腰圓的壯漢走了出來,門前排開一溜“散了散了,都散了!不怕王法嗎!這是什麼地方?這是恭王府,你們聚眾堵門想幹什麼?”
    護衛們強硬的態度讓舉子們一片嘩然,說話間一名操著南國口音的舉子走上前拱手施禮“在下浙江舉子範敏行,希望能求見王爺一麵,我們不是來鬧事的,我們就想問王爺幾句話,還請行個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