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熬點點頭,說道:“大帥放心,我立刻讓龍二和龍三追蹤洪宣嬌。”
李振也是舒了口氣,擺手讓龍熬離開,然後熄滅油燈去睡覺。
……
次日上午,李振把軍中的主將召集到中軍大帳。
所有的心腹,都聚集於此。
李振的目光掃過坐在營帳中的所有人,沉聲說道:“今天把大家召集起來,是商議如何處理營中羈押的一萬五萬名太平軍士兵。我們自己隻有八千士兵,雖說這八千士兵能讓發匪乖乖的聽話,但是一萬五千張嘴卻堵不住,必須要糧食才行。”
“若是一直關押著俘虜,負擔太大。”
“故此,召集你們,就是為了商量出一個處理俘虜的章程。等以後我們和敵人作戰,俘虜了敵人,都按照既定的章程依葫蘆畫瓢,就不會出現今日頭疼的狀況。你們對軍中的俘虜有什麼辦法,暢所欲言,說出來就行。”
頓了頓,李振看向坐在末尾的葉澄衷,吩咐道:“小葉,你記住重點。”
“是!”
葉澄衷點頭應下,準備好宣紙,拿起筆隨時準備記錄。
李振看向眾人,說道:“都說說,有什麼想法。”
“大帥,我先說!”魯少川率先的舉起手,朗聲說道:“雖說發匪可恨,但我還得說一句實話,他們都是一群可憐人,是一群無路可走的百姓。既然他們是無辜的,能否把發匪軍隊中的將領抓出來,然後把普通的發匪放了,讓他們自己離開。”
魯少川平時大咧咧的,對百姓卻相當的照顧。
龍熬立刻說道:“大帥,我不讚同魯團長的意見。誠然,魯團長是好心好意的為發匪的生命著想,但考慮的隻是眼前的解決辦法,沒有考慮到發匪未來的路。這一次放了發匪,他們能逃過一劫。但離開後他們能做什麼呢?”
“或許,他們可以去種地,但是種地能維持生計麼?這些發匪原來就是因為種地無法生活下去,才走上了這樣的一條不歸路。他們沒有一技之長,最後還是隻能落草為寇,或者是又漸漸的彙聚到南京,再次成為發匪,我認為放走發匪肯定是不可行的。”
魯少川針鋒相對的道:“龍兄弟有什麼主意?”
龍熬說道:“暫時沒有!”
魯少川哼了聲,沒有說話,卻明白了他的辦法可不行。
史密斯說道:“大帥,對於俘虜的發匪,可否把其中的一部分招募進入我們的軍隊呢?我們按照強弱的原則,把精悍的人留下,融入到軍隊,增強自己的實力。再把挑選剩下的士兵放走,這個放走不能僅僅是放走,要考慮他們的生計,保證他們能生活下去。”
楊露禪歎息道:“世道亂了,想活下去不容易。若是讓他們遷移到廣東,應該算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但遷移的過程中,也是非常辛苦的。”
李振點點頭,不斷的考慮辦法。
這件事必須要落實,要形成章程,以後才不會亂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