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講成功意味著許多美好積極的事物——
成功意味著興隆,享有好的住宅、假期、旅行;
成功意味著權力,在職業與社交圈中贏得別人的尊崇;
成功意味著榮譽,掌聲、鮮花陪伴左右;
成功意味著自由,免於各種煩惱、恐懼、挫折與失敗;
成功意味著自重,擁有生命中更大的快樂和滿足;
成功意味著付出,能為那些賴你維生的人做更多的事情。
成功好像遙不可及,但人人都渴望著成功,探索著成功。成功是外在的肯定,更是內心的感受。事實上,經濟的富足、權力的至上、榮譽的花環,等等這些都是成功的附屬品,成功實際上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在不斷地攀登,實現著自己一個個的夙願,最終走向人生的頂峰。
成功並不遙遠,每實現自己的一個目標,就是一次成功。當一次次成功組合在一起,即描繪出成功的人生。
從蹣跚學步起,人實現的第一個目標是能獨立行走。從此後每個階段都在實現著不同的目標。關鍵是從此以後我們不再像實現第一個目標那樣,明確實現目標的方法。編寫《如何成功如何贏》時,我在想這樣一個問題,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一邊長大一邊卻在迷失著自己,走投無路時,片麵地從書中尋找解救自己的良方,但這個良方並不適合自己。學走路時,大人們堅信孩子一定會學會的,在他們的鼓勵、堅持、耐心和正確方法的引導下,孩子成功了。其實,每一步的成功都需要一種方法。
陳安之說過,他成功依靠兩個法則:第一個是向世界第一名的成功法則學習,要跟最優秀的人學習;第二個是找到成功的規律。我崇敬陳先生,深知找到規律就容易邁向成功,就容易達到成功的境界。我處心積慮,摒棄從單一的角度探究成功方法的思路,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總結了適合大眾的“成功十一個因素”理論體係,對各種成功要素在成功學體係中作了準確的定位。如同教孩子學走路一樣,希望這十一個因素,成為大眾推開成功之門的一把鑰匙,去實踐一個又一個成功。這十一個因素包括:認識自我、開發潛能、積極態度、明確目標、勤奮向上、良好習慣、人際關係、讀書學習、管理自己、抓住機會、認識失敗。其中的核心是管理好自己,隻有管理好自己,才不會偏離目標,才能走向成功。
彙眾家之所長,在各章節的編寫中,我融入自己的真情與感悟,從小的故事著手,娓娓道來,步入話題,力爭做到通俗易懂。旨在幫助那些具有高中以上文化,並渴望成功的中青年人以及在校的大中專學生,為他們更快走向成功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高拾如
2008年4月8日
第一章 認識自我是成功的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