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緩解下肢、足部疼痛的小妙方(3 / 3)

我告訴她,靜脈曲張主要的發病原因就是:腿部缺乏運動,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使下肢血液回流不暢,血液積蓄在下肢,破壞了靜脈瓣膜而產生靜脈壓過高。所以,要想緩解靜脈曲張的症狀,加強腿部運動是根本的解決之道。鑒於她的靜脈曲張還沒有到十分嚴重的程度,可以通過做一些腿部運動來達到治療和預防的作用。以下是具體的運動方法:

1.拍打法:坐在一個較高的座位上,雙腿分開,先用手掌沿大腿和小腿內側循環拍打,再沿著大腿外側和小腿外側循環拍打,力度以自己能承受為宜。每次拍打5分鍾。如果覺得腿部症狀比較嚴重,可以雙手握拳,將拍打改為輕捶。

2.立腳尖:原地直立,雙手叉腰,向上抬腳尖,腳跟抬到最高點的時候,稍微停頓一下。

3.按摩法:患者端坐在床上,下肢伸直,在膝下放一個軟枕頭,然後將雙手分別放在右腿的外踝和內踝部位,雙手一內一外合抱住下肢,然後由下向上進行推拿,往返3~5分鍾後,換成左腿,步驟一樣。

除此以外,還可以每天晚上采取熱水浴法,將患處用溫熱水浸泡20分鍾,也可有效緩解靜脈曲張。美美按照這套操的步驟堅持了一段時間,腿部疼痛和靜脈曲張的症狀就有了明顯改善。其實,生活中大部分靜脈曲張患者症狀都不嚴重,隻要做好日常的保健和預防,平常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或長期站立工作的人,可以通過穿彈力襪套,使淺靜脈處於被壓迫狀態,就可以和可怕的靜脈曲張說“再見”了。

外翻疼痛不要急,隻需彈著行走200米

●症狀

大腳趾左側腳骨突起,大腳趾過度向外傾斜,足部出現疼痛、酸麻、穿鞋困難、行走疼痛等症狀。

●小妙方

1.走路時禁止“外八字”,保證每一步都要腳尖在前。

2.走路時有意識地腳趾用力,每走一步都要用大腳趾蹬一下地,就像彈簧一樣“彈”著走,保持這樣的姿勢持續走200米。

人說“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一個人腳的健康非常重要,但這個離我們身體最遠的器官同時也是最容易受到忽視的器官,常常有病了還不自知。你可以現在檢查一下自己雙腳,如果發現大腳趾外側腳骨突起,大腳趾過度向外傾斜,使前腳呈現出一個“三角形”的形狀,就是足部最常見的一種畸形——“外翻畸形”,又稱“大腳骨”。

一般在這種病症發作初期,除了足部外觀發生改變外,患者並沒有其他感覺,很容易被忽視過去,但是繼續發展的話,到了三四十歲,足部就會出現疼痛、酸麻、穿鞋困難、行走疼痛,引發囊炎、雞眼、爪形趾等連鎖疾病,尤其是整個足部會變畸形,影響美觀。

導致該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遺傳因素,如果一個家族中母親患有大腳骨,子女患病的幾率就會增大,而且該病傳女極多,傳男極少,所以女性更要對此提起高度重視;二是缺乏鍛煉,足底肌肉、肌腱力量不平衡,加速足底韌帶老化,導致趾外翻;三是長時間穿尖頭鞋或高跟鞋站立行走,也是誘發“大腳骨”的重要原因之一。

前段時間,娛樂新聞裏刊登了一則關於某著名影星的街拍,其中有一張關於她的足部特寫,鏡頭下她的左腳嚴重畸形,大腳骨在人字拖的襯托下顯得十分突兀。照片刊登以後,引發了人們對於“大腳骨”這種疾病的關注,很多女孩不禁憂慮,原來這種病會變得這麼嚴重啊!但是又不能因此就不穿高跟鞋,應該怎麼辦呢?有一個小妙方可以解決大家的擔憂,就是做“彈著走”的步伐練習。

具體操作:

1.走路時禁止“外八字”,保證每一步都要腳尖在前。

2.走路時有意識地腳趾用力,每走一步都要用大腳趾蹬一下地,就像彈簧一樣“彈”著走。

這樣持續走200米,可以有效強化腳部肌肉彈性,預防大腳骨病的發生。除此以外,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經常在沙灘或鬆軟的土地上慢跑,有意識地用足趾扒抓地上的沙子,也對大腳骨有好處,如果現在已經發生足部輕微的畸形,大腳趾輕度外翻的情況,可以自己向足內側扳動大腳趾,在大腳趾和第二腳趾之間用棉卷墊起,或者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在大腳趾內側縛上一塊直板,矯正指形態,防止外翻加重。

除此以外,為了更好地預防外翻的發生,還要在生活中注意以下幾點:

1.放棄尖頭鞋、高跟鞋,盡量選擇輕便、柔軟、彈性好、前部寬鬆的鞋子外出,尤其是需要長時間行走或負重時,不要穿高跟鞋,讓腳趾在鞋子裏有一定的活動空間。

2.勞累了一天後,可以在晚上用熱水浸泡雙足,改善足部血液循環,緩解足部痙攣。

3.如果必須要穿高跟鞋,可以在車內或者辦公室放一雙備用的平底鞋,交替穿著,盡量減少穿高跟鞋的時間。

4.可以給足部進行簡單的按摩,在足底部、足內側、足趾部,用手指的指腹輕柔地旋轉按壓,按摩3~5分鍾。

最後還要提醒一點:如果平時發現足部有什麼異常或者疼痛情況,應該及早就醫。很多來醫院診斷此病的患者都是40多歲,在病情已經很嚴重的情況下才就診,這個時候治療起來就比較麻煩了。

擦傷、割傷,廚房就有你的小藥箱

●症狀

擦傷、割傷、切傷等傷口出血,傷口疼痛。

●小妙方1

用流水衝洗傷口,然後纏上紗布或者衛生紙,記得纏緊一些,然後把患部置於比心髒高的部位,這樣血就不流了。

●小妙方2

取喝剩下的茶葉碾碎塗抹於傷口處或用新鮮蘆薈去皮,然後貼在傷口上並包裝固定,這樣可以有效止血。

●小妙方3

用蘆薈的汁液塗抹已經不流血的傷口,每天3次,一般3~7天就能使傷口愈合。

●小妙方4

打開一個生雞蛋,小心撕下緊貼著蛋殼的那層膜,用有蛋清的一麵貼在經過清洗和止血處理的傷口上,輕輕擠出膜與皮膚之間的空氣,使之緊密貼合,每天1~2次,傷口很快能愈合。

●小妙方5

取一瓣大蒜,剝開外皮後,就能看到一層透明的薄膜包裹在蒜肉上。撕下這層膜,像貼雞蛋膜那樣,用緊貼蒜肉的那麵貼在經過清洗和止血處理的傷口上,同樣可以促進傷口愈合。

幾乎每個人都有割破手指或者碰破膝蓋的經曆,如果流血不多,創傷不大,一般我們就不會特別在意,找張創可貼貼上就算了。但是如果手邊一時沒有創可貼的話,有什麼辦法可以快速止血並且促進傷口快速愈合呢?

先來說說如何快速止血。當我們受傷時,第一反應肯定是想辦法阻止血液流出。擦傷可能流血會比較緩慢,但如果不慎被尖銳的利器割傷或刺傷時,傷口可能流血不止,此時千萬不要慌張,應保持沉著冷靜。首先用流水衝洗傷口,然後纏上紗布或者衛生紙,記得纏緊一些,然後把患部置於比心髒高的部位,這樣血就能慢慢止住了。

一些家庭常見的東西,對於止血有其獨特的功效,例如泡過的茶葉和新鮮的蘆薈,也具有止血功效。具體做法是:我們拿出喝剩下的茶葉碾碎塗抹於傷口處或用新鮮蘆薈去皮,然後貼在傷口上並包裝固定,血很快就不流了。喝完的茶葉和新鮮的蘆薈為什麼有如此好的止血效果呢?

這是由於茶葉中含有較多鞣酸,對於細胞修複有較好的促進作用,泡過的茶葉會充分溶出這一物質,所以效果比較好。切記不要使用隔夜茶,因為它可能會滋生一定的細菌和亞硝酸鹽,會汙染傷口,所以建議用剛剛泡過的茶葉塗抹傷口或直接將傷口浸泡在茶杯中。蘆薈的葉片中含有豐富的凝膠狀液體,這種液體能夠減緩血液湧出的速度,同時,液體裏的蘆薈素能促進傷口愈合,刺激細胞生長,縮小傷口,從而達到止血的作用。

傷口不再流血後,我們要做到的就是保護傷口不受外界汙染,殺滅細菌,促進皮膚愈合。這時候,有幾樣小東西也能發揮大用場。

首先說到的就是我們前麵提到的蘆薈,其作用可不僅僅是止血那麼簡單,用它的汁液塗抹已經不流血的傷口,每天3次,一般3~7天傷口就能愈合,而且完全不會留下瘢痕,這主要得益於它出色的細胞修複功能。

雞蛋膜也是治療小傷口的好東西。剛剛打出雞蛋的殼不要扔了,小心撕下緊貼著蛋殼的那層膜,用有蛋清的一麵貼在經過清洗和止血處理的傷口上,輕輕擠出膜與皮膚之間的空氣,使其緊密貼合。雞蛋膜是接近生理狀態的生物半透膜,有像創可貼一樣的保護與透氣作用。另外,新鮮的蛋清中含有溶菌酶,能起到殺菌作用,其營養成分也可以促進傷口組織的生長和愈合。這個雞蛋膜每天換1~2次,讓它留在傷口處,幾天後傷口就完全愈合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新鮮的雞蛋膜,已經放幹的就沒有用了。

此外,大蒜膜也有類似的神奇功效。取一瓣大蒜,剝開外皮後,就能看到一層透明的薄膜包裹在蒜肉上。撕下這層膜,像貼雞蛋膜那樣,用緊貼蒜肉的那麵貼在經過清洗和止血處理的傷口上。大蒜膜中所含的大蒜素成分能殺菌消毒,薄膜也能像雞蛋膜一樣起到保護傷口的作用。

有了這些小妙方,也許我們就不需要去醫院治療,也不用去買昂貴的藥物了。傷口止血後就可以把包紮物去掉了,讓傷口暴露在空氣中,這樣反而恢複得更快。如果傷口比較大,那麼還是要做一些包紮處理並每天更換紗布,以免傷口感染化膿。如果傷口很深,有可能傷到神經或者骨頭的時候,則需要馬上進行簡單地衝洗與包紮,第一時間趕到醫院,請專業醫生來診治。

說了這麼多,你都記住了嗎?其實家庭中的一些常用小物件都能在緊急的時候幫到你。平時在工作生活中,我們還是要注意保護自己,盡量不要受傷。萬一遇到點小傷小痛,就用我教給大家的方法試一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