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拯救自己》是我於1856年寫成,三年後付梓出版的。基於一個很巧的機運,我開始創作此書。那時的我在利茲市的一個臨時霍亂病房給窮困無依的年輕人演講,試圖把這樣一個道理灌輸給他們:人生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靠的是不斷的勤奮、修身養性、自我磨煉和自控自製。而首先就要做到誠信、正直和恪盡職守。這些品性正是構成人類優秀品格的最重要因素。
出乎我的意料,這次演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多年以後,我發現曾聽過我講座的年輕人,走上工作崗位後都能講信用、負責任。其中為數不少的成功人士,還把成就歸功於我的那些講演,把我稱為他們的“精神導師”。所以,我有了寫書的欲望,畢竟書本能讓這些更廣泛的流傳。於是,結束白天的繁多事務,我全身心投入到寫作中,並將此書命名為《自己拯救自己》,這是再恰當不過的題目了。
1859年,《自己拯救自己》在英國首次出版,我立刻受到始料未及的歡迎和讚譽。同月,本書在英國連續重版4次,並被譯成多國文字在歐洲發行。1871年,在日本成為最受歡迎的書,發行量達到150多萬冊。同樣,該書在美國的出版量和擁有的讀者也遠遠超過英國。其實,在英國首次出版後,盜版已在美國泛濫成災。但盜版行為在當時是受法律保護的,作為本書作者的我也無能為力。
在《自己拯救自己》出版後,我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品格的力量》的創作上,該書於1871年麵市。書中我極力刻畫描寫傑出的人物,將他們優秀、高貴的品格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眼前,而且還表達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充分地傳授自己的經驗,力求給他們心靈的震撼,塑造高貴的品格,把握好人生的每一步。
偉人的生平事跡是人生寶貴的財富,讓人獲益無窮。回顧他們的行為,我們能明白以後該何去何從。盡管他們的生命已達到了人生的終點站,但是仍保有青春的活力和朝氣,指引著下一代人。
普魯塔克,一個曆史學家,認為:“我們很難根據傑出人物的職業來判斷他們德行的優劣。但從他說話的語氣、平常的玩笑和言論中,卻可以得知他的人格和品質。”
綜合上述的原因,我在書中側重於優秀人物的生活細節的描寫,塑造具體的形象。從而使讀者能更好地了解他們,樹立具體的榜樣,不斷提高自身的品格修養。
塞繆爾·斯邁爾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