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鹽舍不得女兒吃虧,所以教給了女兒很多應對的法子,香香聽到無鹽教給天佑的法子冷汗直冒,光聽,她就能夠想象天佑公主會在靳城過得有多舒服了。
天佑的陪嫁品非常之多,宮中的宮女為了整理這些陪嫁品幾乎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這還隻是首飾,光耳環就有上百對之多,至少天佑三年內每天帶的耳環都能不同樣,當然無鹽不會準備這麼多,隻是雲逸以嫡長公主標準準備的耳環加上無鹽準備的,還有為了討好無鹽的官員送的耳環加在一起就有這麼多了,天佑看著那些陪嫁品,幹咧了咧嘴角,這次靳城君絕對不會喊虧了,至少把他買兒子花的錢都賺回來了。
無鹽對這些陪嫁品也仔細的清點過,倒不是無鹽小氣,隻是她將這些東西按照靳城的市價分為了三六九等,見什麼人帶什麼樣的東西那是很重要的,到了靳城無鹽絕對不會讓天佑出醜。
而天佑出嫁時的那套,無鹽是親自去定做的,天佑手上的三對絕世巧鐲都已經戴上了,而無鹽正讓天衣閣這半年都在忙一件衣服,其選料和製作,無鹽都親自審核,務必做到沒有一絲瑕疵。
天衣閣的老太監感慨道:“這一輩子為皇後娘娘做了這麼多衣服,唯獨這一件,娘娘是最上心的,卻還不是給自己穿。”
一開始無鹽和雲逸分開睡的時候,雲逸隻當無鹽是想和女兒多處一會兒,但是等到無鹽真的開始準備天佑的嫁妝的時候,雲逸當真覺得太早了,然後就看到那成箱成箱的金銀珠寶放在鳳賜宮中進行清點和整理的時候,雲逸覺得無鹽這麼早做準備有多麼正確了。
而無鹽卻要每一樣事情都親自來處理,從金銀珠寶的篩選,分等,到陪嫁器皿的材質,花色,無鹽總是要求最好的,雲逸看著無鹽日日都在檢查那些陪嫁品的時候,真是有些心疼,不過更多的還是吃醋,對他,無鹽從來沒這麼上心過。
看著皇帝在一邊吃親女兒的幹醋,卓公公咧了咧嘴角,適時的提醒雲逸,他該去處理朝政了。
當然陪嫁的自然不會隻有這些財務,還有陪嫁的宮女,嬤嬤和侍衛,天佑去靳城自然會有將軍帶領士兵護送,但是總不能一直留在靳城,所以自然就會有陪嫁的侍衛,這些侍衛大多是還未成家的,或者是直接賣進皇宮侍衛隊中的,這樣不會有侍衛生出半路逃跑的心思。
天佑畢竟是無鹽的女兒,怎麼控製人心還是會一些的,這些陪嫁的宮女從半年前被挑選出來開始就被無鹽送到天佑身邊,開始熟悉服飾天佑,也讓天佑有收買人心的機會,實在麻煩的宮女,無鹽會直接換掉或者親自出馬,保證天佑身邊的宮女不會對天佑有二心,而且搖曳也作為領頭女官陪著天佑嫁到靳城,這讓無鹽會放心很多,無論如何,搖曳是不會背叛天佑的。
雲逸在天佑出嫁前三個月,接到了曹修竹送來迎娶天佑的拜帖,同時也表示還有一個月就會到達黎國皇都,雲逸慶幸幸好天佑的嫁妝開始提前準備了,否則接待使團和準備天佑的嫁妝撞在一起,真的會累出人命的,不過此時天佑的嫁妝還未完全準備好,那些首飾都已經裝箱,固定在馬車上了,但是一些易碎的器皿運輸起來還是有些麻煩,木箱和馬車很容易讓那些器皿破碎,而且說句不好聽的,天佑的陪嫁品不會少,更不可能一輛馬車中隻放幾個器皿,所以無鹽為此傷透了腦筋,她遊曆過很多地方,也知道有些地方運輸易碎品的時候會用上稻草這樣的東西,最好用的是一種海裏出產的稱之為海綿的東西,即軟而且不會摩擦掉表麵的瓷釉,但是黎國在內陸,從海邊運來這種東西,至少要花上好幾個月的時間,而且這些東西因為體積大,雖然輕但一次運不了多少,所以無鹽沒辦法隻有將它排除在外。
最後還是曹昊想出了一個笨但還有點效果的方法,將所有的瓷器都用粗棉繩包起來,然後用是跟細繩穿過粗棉繩在固定在馬車的上下八個角中,多準備幾根繩子,可以用編織的法子,將這些瓷器全部固定住,懸在半空中,這樣既可以裝很多瓷器,而且也不會因為碰撞而磕破瓷釉了,無鹽試著讓馬車狂奔了幾條山路,也沒有瓷器受損,看來這個方法很不錯。
而曹修竹正式來到黎國提親的時候,換回了黎國的裝束,因為當初協議上寫的,迎娶鳳賜公主的是曹修竹,而不是靳城太子,曹修竹是曹昊和陰雪娘的兒子,所以他必須以黎國的規矩迎娶天佑,這就造成了那些跟隨而來的使團完全成了個擺設,雖然雲逸設宴招待他們,官員帶領他們遊玩黎國山水,但是他們的太子要迎娶天佑公主必須換回黎國的衣服,住在大臣的家中,就連迎娶的禮儀也完全要按照黎國的來,讓這些官員既無奈又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