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四維世界,實際上包含的內容要更多一些,因為四維幾乎是與二維一維是重合的。”
“甚至零維在四維世界當中也會體現出其價值所在。”
“隻是相對而言,能夠發現並利用零維生命,非常少。”
“零維,我們知道它存在,但我們卻無法直接接觸,必須利用法則的循序漸進,在躍遷不斷突破法則限界的過程當中,才能尋找到零維世界。”
“但同時也代表著,我們找到了這個世界真正意義上的本源。”
“冥雷,還是說說這四維吧,似乎很多文明都在四維世界當中啊。”肖毅說道。
“就像剛才我們所說的很多文明都生存在地下世界,但地下世界就那麼大,終究有走完的一天,而這時如果需要了解新的世界,連接四維世界也就是最好的辦法。”
“冥雷,那豈不是研究如何死亡?”肖毅皺眉說道。
“如何更好的生,研究四維實際上是一種突破口。”
“一旦進入四維世界,首先三維世界的能量依然在向四維世界傳輸。”
“這時也就需要維持三維世界的能量供給,也就可以讓探索四維世界的能量,有一條回家的路。”
“對於四維世界而言,我們所發出的意識,屬於本能。”
“相對三維世界的我們,我們卻是智能。”
“三維世界是物質,四維世界就是能量,將物質轉化成能量,這就是智能躍遷本能的過程。”
“冥雷,那這個本能如果再形成一個智能,豈不是就再次物質化了?”肖毅說道。
“理論上是這樣,但實際上卻是並沒有那麼容易做到,三維世界的物質與四維世界的聚合存在這一個巨大的法則限界差。”
“物質世界的能量躍遷,其也不是一下就見物質躍遷沒了,而是一種循環關係。”
“所以真正能夠達到四維世界的能量,其實非常的有限。”
“而也就是要利用這有限的能量,形成智能,繼而再發生不能,去探索,去創造一個微觀層麵的世界。”
“繼而逐步一級一級的完善自身的法則限界,突破法則限界,繼而一級一級的逐漸成長到三維世界。”
“那冥雷,這樣的行為豈不是就像我們整合我們現在所在的法則空間差不多?”肖毅有些意外的問道。
“是的本尊,但這是個人的力量,如果以一個文明的力量,要做到這一點,卻是就要快的很多了。”
“很多能量的躍遷,完全可以由機器代替,繼而利用機器產生的標準智能按照要求進行排序,也就可以獲得相應物質世界的創造力。”
“冥雷,這麼說來探索四維世界,實際上是為了掌握造物法則?”肖毅有些意外。
“是的本尊,法則是一個循環係統,智能創造本能,本能又創造智能,智能又創造本能,繼而無限循環下去。”
“而在這個循環的過程,其具體會成為什麼樣子,卻需要智能的主導。”
“這就好像一顆星係,必然中心是有一顆星體的,這顆星體的體積比其他所有星體都大,繼而這顆星體的一粒也就束縛了一個星係。”
“而主導本能的智能,其實也是如此。”
“像剛才我們所說的天地之間自然的天地人和與人為的天地人和,實際上其本能與智能的結構就是前後順序是不同的。”
“像一顆生命星球內的天地,一般而言對其內的生命而言,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本能。”
“但如果像我們所說的地下文明,其恒星,都是人造的,甚至會根據人類需求調整能量的輸出。”
“這對於人類而言,就是智能管理本能。”
“而自然的智能,卻不受人類的管理,我們能管理的智能,隻在我們的管理範圍之中。”
“本能產生智能,這是自然給予人類的。”
“智能產生本能,本能再產生智能,這是人類自己能給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