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防戰很快結束,蘇毅等人找準時機,領著上郡縣的守軍突然殺出,被當成炮灰的漢人軍隊久攻不下,正處於鬆懈狀態,被守軍殺了一個措手不及,頓時潰不成軍。
潰逃的漢人軍隊很快將後方的胡人部落衝的七零八落,蘇毅等人也找準時機,派出騎兵追擊胡人騎兵,一場反擊戰就此拉開序幕。
另一邊,程大少爺也攻城拔寨成功,很快便派出軍隊前來會和,對宇文泰的軍隊采取兩麵夾擊之勢。
胡人騎兵機動性強,在追擊敵人方麵確實很有一套,但麵對逆風的局勢,這些胡人騎兵隻顧自己逃命,完全形不成有組織的反擊,很快就變成了大潰逃之勢。
宇文泰見大勢已去,隻得撤軍,而蘇毅和程大少爺重整兵馬,一鼓作氣直奔宇文泰的老巢而來。
雙方局勢發生逆轉,宇文泰雖然固守城池,但耐不住蘇毅抽調投石車等大型攻城設施,連日來的攻城使得雙方士兵都疲憊不堪。
但宇文泰部下士氣更為低落,城內的漢人士兵本就不滿宇文泰拿他們當炮灰,此時各有打算,隻得時機成熟,臨陣反戈!
麵對蘇毅等人的強攻,宇文泰這才意識到自己小覷了漢人軍隊,隻是此時後悔已來不及,部下損兵折將,而漢人軍隊來勢凶猛,大有不破城樓誓不還的氣勢。
宇文泰治下的漢人軍隊,並不是心甘情願依附胡人部落,他們雖長期生活在草原,但畢竟還是漢人,在胡人麵前地位低下,不少人開始臨陣倒戈,這對宇文泰等人來說,無疑是場巨大的災難。
相持不下的攻城戰終於落幕,宇文泰等胡人部落見大勢已去,傾巢而出,遭到蘇毅和程大少爺等人的阻擊,混戰中,宇文泰被反叛的不下殺死,而他手下的幾個首領也被臨陣倒戈的漢人拿下,獻給了蘇毅。
拿下了宇文泰之後,蘇毅頓時名聲在外,不少塞外胡人軍隊紛紛依附過來,而常年盤踞在草原的漢人也相繼來投。
雄霸一方的宇文泰部落被滅,令很多人措手不及,不少勢力紛紛打探有關此次戰鬥的內幕,最終不得不承認,此時的蘇毅完全有了割據一方的實力。
隨後兩年的時間內,蘇毅重整兵馬,大力發展經濟,擴展貿易,部下兵強馬壯不說,兵器盔甲也在不斷的鍛造,實力不弱於任何一方諸侯勢力。
蘇毅趁著實力擴充之際,開始掃平治下的胡人實力,麵對一些盜匪山賊,如能詔安的也就罷了,遇到頑固不化的,當即派人打下對方山寨。
也正因如此,他的威望一時無二,很快被朝廷封為鎮北將軍的職位,暫代遼東太守之職。
蘇毅的強勢崛起,令很多人措手不及,尤其朝堂中裴溫一派,心裏就如同吃了一隻死老鼠般惡心。
隻可惜如今蘇毅大勢已成,而天下紛爭不斷,已有了分崩離析之態,加上各地叛亂不斷,守軍勢力也漸漸脫離朝廷的掌控。
直到半年後,南方最先出現軍隊叛亂,各地守軍紛紛效仿,朝廷見大勢已去,隻得抽調禁軍各地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