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會議開得很成功,是一次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現場學習、交流經驗、明確標準、強化責任、堅定信心、振奮精神的會議。
臨安現場經驗,反響很好。臨安大事麵前不糊塗,咬定目標不鬆勁,困難麵前不動搖,棘手問題不回避,成績麵前不停步,不出成效不罷休,這種精神值得學習,值得發揚。本次普查,以“查清資源、明確方向、搞好建設、規範管理”為工作目標。我們有了普查工作方案指導,有了臨安、諸暨等地的先進經驗可以借鑒,有了普查標準化範本作為參照,有了全省民間藝術資源目錄提示,有了強化普查工作責任的措施,有了進一步做好普查工作的具體要求,道路已開通,航道已開辟,關鍵在於抓好會議精神的貫徹,關鍵在於狠抓落實。抓普查,不能輕輕鬆鬆,需要付出極大努力。借此機會,結合我廳領導在會上的講話精神,結合臨安工作經驗,結合各地工作進展,結合會議討論所提出的問題,對下一步進一步抓好普查工作,我再提幾點要求:
(一)認識再提高
要把抓好民族民間藝術資源普查和保護工作,作為弘揚優秀民族民間文化傳統的重要內容,作為加強文化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作為豐富和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徑,作為發揮文化資源優勢,打造文化品牌的基礎工作,提高對做好民族民間藝術保護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隻有認識到位,才有自覺行動。要以對曆史負責和對民族負責的態度,加強這項工作。
(二)發動再深入
民族民間藝術保護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的工作,需要有更多的人投身和參與這項工作。各地要與宣傳部門、新聞媒體加強溝通和聯係,加強民族民間藝術保護工程的宣傳力度,通過多種渠道,運用多種形式和手段,宣傳造勢,宣傳開展此項工作的意義,宣傳此項工作的目標和任務,宣傳黨委、政府對此項工作的關心和重視,宣傳民族民間藝術搶救保護工作的典型事例,提高群眾的認識水平,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麵力量投入到保護工作中來,在全社會營造關心、重視和支持民族民間藝術保護工作的良好氛圍。要求進村入戶,力求家喻戶曉。
(三)內容再明確
民族民間藝術保護工程是在總結以往民族民間藝術保護工作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新情況和新特點,由政府組織實施推動,采取調查認定保護項目、建立保護名錄、確定傳承人、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區、搶救瀕危文化遺產等方式和手段,對有重要曆史、文化、科學價值的民族民間藝術進行有效保護的一項係統工程。各地要對照臨安的普查標準範本,借鑒臨安等先進地區的工作經驗,鞏固已有成果,找準薄弱環節,加大工作力度,不斷提高做好普查和搶救保護工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