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瑾師妹如此厚愛,李小子當真是福緣深厚。不過,眼下千人之眾,這場講經會後指不定又有達到飛升之資的人。”
宋世珍拂須含笑,一句話便把場麵給燒熱了起來。
李默的存在原本就給予了他們極大的壓力,如今李默的真實修為被揭開,更讓他們有種喘氣艱難之感,無論是夏侯尚德一係還是秋水宗一眾,或者說象敖戈、敖東海和烏正這些心裏有所盤算的人,來之前就是想借這機會提升修為,已達到和李默分庭抗爭的目的。
如今,聽得宋世珍這麼一說,眾人又都湧起了幾分奢望。
是啊,李默能夠修煉到如今這境界確實非同凡響,但是他們也並非沒有機會。
烏瑾咯咯直笑起來,美目掃過全場,嬌聲說道:“那我可不能厚此薄彼,此番參加講經會的人,無論日後多久飛升,我都領著逛逛這靈境吧。”
這話說得眾人心頭砰砰直跳,烏瑾可是數千年前就飛升的強者,幾千年的修煉不止修為,地位更是眾人無法想象的,若能在飛升之後得其教誨,這絕對是天大的機緣。
“有瑾師妹這番話,諸位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啊。”
宋世珍含笑說道。
浮石之上的諸宗人馬一個個都挺直了腰杆,凝神定心,隻待聽聞天道。
“那麼,就由宋師哥開個頭吧。”
烏瑾莞爾道。
“好。”
宋世珍也不推辭,或者說,即使推辭也沒什麼用。
話落時,全場一片肅靜,人人凝神望來,目光中流露著渴望。
李默人在一塊浮石中央,靜靜盤坐著,身邊諸女環繞,小黑小金和翼王等人如眾星捧月般環在外圍,其腳下兩邊,小粉和小骨兩頭龍種也趴在地上,耳朵豎得直直的,兩個小家夥距離天王僅一步之遙,更有通天之靈性,如今見到諸位上仙講經,那自然是全神貫注。
但見宋世珍微一抬手,身前白光一閃,亮出一個卷軸來。
那卷軸自動展開,似有一雙無形之手托起般,卷首之上寫有“知微之卷”五個大字,其上幾十個字,一個個似乎鮮活般,竟是遊走於這卷軸之上,段落不時交錯,若普通人看了必定一時頭大。
這時,宋世珍朗聲說道:“天地之法,巨細皆有,巨則囊括萬物,細則如塵埃點點不入法眼,欲窺天地之法,便要由細入巨,是為知微而觀天地……”
他朗聲讀念著,字字猶如珠璣,慧根深重者都紛紛感悟到什麼,一個個心境已有破開瓶頸之象。
在場千來人,不少人都是臉色潮紅,暗道這上仙講經就是一樣,一字一句直入心田,仿佛整個人輕飄飄的,隨時可能飛升般。
此刻,人之心境高低也一下子分了出來。
心境低者,自然為言語所動,一個個恨不得開口叫好。
心境中等者,尚能把持意念,品頭論足,細細琢磨話中之言。
心境高者,便能如磐石而坐,字字流入意識之中,人不動,意在行。
觀場中,心境高者不過一二十人罷了。
宋世珍朗朗而讀,字字真言,如醍醐灌頂般,似無保留的講解著道經。
隨著他講解,秦世博、烏瑾和烏東魁幾人,嘴角都泛起不明顯的笑意來。
這種場合之下,宋世珍已經是趕鴨子上架,不可能不講解經文,而且這講經論道當然也不可能馬虎了事,畢竟這麼多上仙都在旁邊,若想敷衍可沒那麼容易。
因此,宋世珍確是在認真解讀這知微之卷,雖然說講解得很是淺白,但是對玄門弟子而言,那仍然象打開了一扇通往靈境的大門般,必定讓人大受裨益。
此刻,李默盤膝而坐,雙目微閉,似在入定般。
隻是眾仙都清楚,即使他封閉五感也無濟於事,因為講經之言穿靈透識,即使五感封閉,仍可侵入意識之中。
在他們看來,眼下的李默就是一根隨時會繃斷的繩子,一旦繩子斷了,便會立刻進入到飛升姿態。
當然,這在眾仙看來,本就不是什麼難事,即使宋世珍想著方法拖延時間,也不可能逆轉局勢。
講經之說,讓眾人沉浸在窺探天門的玄妙境界之中。
而知微之卷短短幾十個字,卻被宋世珍講了足足半日功夫。
待到經文講完之時,眾人拜伏於地,其中獲得妙處者絕不在少數。
“咦——”
烏瑾輕咦了一聲。
這聲音很小,小得誰都沒有聽見。
而和這聲音同樣出現的,則是那俏臉上流露出的些許意外。
自然,不止是她,秦世博等人也都微蹙了下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