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得封神勇王(2 / 2)

其實,他和宋盛世結拜,算得上是宋擎天的義子,說是皇族成員也不假。不過,封王賜號這事情若沒人提,倒也就這麼過了,畢竟隻是結拜兄弟。

但蘇三爺這麼一說,宋擎天倒也不好拒絕。

若有了封號,那地位就完全不一樣了,不止是擁有皇族成員的身份,更擁有了實際的權力。

這時,宋河山便在一邊說道:“默兒今日大戰,力斬八方,更以如此年紀進入斬敵碑十強,堪稱神勇。本王以為,索性封他個神勇王。”

宋擎天拂須一笑道:“三弟你號稱宗門神勇第一,如今把這神勇之名封給了李默,那日後我宗門可是一老一少兩個神勇王啊。”

宋河山笑道:“這不正代表我們宗門一代傳一代,永世繁榮。”

“好,就借二弟之吉言,李默,本宗現在就賜封你為神勇王。”

宋擎天頷首說道。

“謝宗主。”

李默立刻躬身行禮。

大殿內外頓時掌聲一片,無人敢有異議。

但凡耳目靈通者,早知道李默住進了虎賁王府,若非得了宋河山的器重,哪能有如此待遇?

如今宋盛世這個繼承人看重李默,誰又敢說三道四。

而且,這事情確實大大振奮了人心,李默一個外來人都能夠通過戰功得到如此高位,那麼他們這些宗門的精銳,若然為宗門做出貢獻也必定能夠獲得重賞。

數日之後,李默傷勢終於痊愈,同時宋晉也順利取來了萬道丹經下卷。

如此李默在燕皇門的目的已全部達成,隨即告辭宋家人,離開燕皇門一路東行,直往商天國而去。

與此同時,李默的事跡隨著龍嘯山一戰傳遍燕山國土。

關於李默在大鬧南侯殿之後,出現在燕皇門的消息早就傳得沸沸揚揚,這五州之土,各大宗門,各大坊市多有談論此事。

尤其是在陰雲穀一事之後,李默的一舉一動更是備受矚目。

誰都在想著,喬莽會借著北天王出什麼後招,李默又要如何應對。

但事情傳來時又是大大震驚了眾人,這結果無人料中。

這一次,喬莽再度成為了一個被忽略的角色,反是李默在正邪大戰中以靈竅境中期的強大戰力,擊殺腐骨教各大魔頭,威名震懾世人。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他和燕皇門繼承人宋盛世結為異姓兄弟,更被賜封神勇王之事,那更是所到之處更是引起地震般的震驚力度。

消息所到之處都在傳達著一個明顯的信號,籍由李默進入燕皇門皇室,武極宗就相當於是皇室成員建立的宗門,地位非同一般。

就在消息傳至翌州後不久,秋水宗宗主秦道銘派特使抵達武極宗,傳達了結盟之意,至此秋水宗納入武極宗勢力。

這結果自然理所當然,他秦道銘即使有一千個膽子,如今也不敢和有著燕皇門後台的武極宗做對。

由此,武極宗在兩千多年之後再度一統翌州。

雖然李默不在,但宗門有代理宗主朱孝廉負責,一切井井有條。

至於喬莽這個堂堂十大名門之一的南侯殿殿主,在燕皇門之戰中發現宋玉郎一家逃之夭夭,更傳來有謀反之嫌後,更不敢在燕皇門久待,當晚急匆匆離開。

後聽到李默成為皇室成員,喬莽更是在大堂上氣極攻心,口吐黑血,更不敢再提為子報仇之事。

受到北天王一係覆滅的影響,南侯殿在此之後也迅速的衰敗,周邊的同盟門派紛紛叛離,納入其他名門的勢力範圍中。

十年之後,喬莽鬱鬱而終,南侯殿自此瓦解,不存於世。

初春之時,萬物複蘇,坐落在商天國西部一隅之地的永安城亦是熱鬧了起來。

永安城雖不大,卻是西部這片土地上的咽喉要道,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奪之地,有著數千年的曆史。

南來北往的貨商經由周邊大道而來,再籍由永安河碼頭將貨物輸送到更遠的地方。

李默帶著柳凝璿抵達城外的時候正是夕陽落下之時,餘暉映照著這古老的城池,班駁的城牆上書寫著滄桑的曆史。

城頭上一杆旗幟迎風飄揚,呼呼作響。

呼--

駐馬而停,李默長長的歎了一聲,內心深處亦不免情緒翻湧,有些隱隱的激動。

隻因為,這永安城便是他的故鄉。

年少時他曾多少次經過這城門,站在城門之下仰望高高的城樓,想著有朝一日能夠站在城牆上,俯瞰四方。

直到十四歲離開永安城,抵達豐州州城醫道院入學,十四年的光陰都是在這永安城裏度過的。

呼吸中,那濃濃的鄉土的氣息喚醒了沉睡在深處的記憶。

雖然聶羽已死,但記憶卻永不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