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在他意念操縱之下,柱子表麵如有一雙無形之刀在雕刻似的,呈現出一道道曲折的紋路。
隻是紋路才起到一小半,柱身便轟然崩潰。
“果然沒那麼簡單,即使學會了元大師幾乎所有的傳承,要想達到徒手起陣的境界,仍需時日。”李默自言自語的說道。
失敗理所當然,鑄煉陣柱常常耗費上月之功,而雕刻陣紋更是其最重要的一步。
而僅僅憑借意想,要在真氣柱上雕刻出角度和力道都完美支撐陣法的陣紋絕對不是一件輕鬆事情。
真氣一湧,繼續凝聚成柱。
柱身一成,一道道陣紋隨之慢慢浮現。
然後,轟然崩潰。
柱成,刻紋,崩潰。
……
一次次失敗的重演,李默仍舊神色淡定,他堅信以自己的能力絕對可以煉成徒手起陣之法。
每一次失敗都代表著更接近成功。
徒手起陣指的是在不使用鑄成的陣柱,而是直接利用真氣凝聚成的氣型陣柱構造成陣法的能力。
要想以氣柱替代真正的陣柱,必須建立在對於陣法有著透徹理解的基礎上,同時更需要絕對高超的技巧。
擁有元千滅傳承的李默,如今這兩樣都不缺,所欠缺的便是經驗。
接下來的日子,李默便專心修煉徒手起陣之術。
以他的天資,很快摸索到了其中的技巧,三天時間之後,一根陣柱終於在掌中成形。
這樣的進展可謂神速,換作其他同級修為者,隻怕三個月也不見得能夠成功。
但是,一根陣柱成形僅僅隻是開始。
要起陣需要在瞬間將幾根陣柱完全凝成,而凝成一根陣柱和用同樣時間凝成幾根陣柱在難度上不知要高出多少。
而且,氣柱的強度必須要達到和陣柱一樣的程度,這樣子才能夠在陣法成形之後有所威力,若然氣柱隻是虛有其表,那會輕鬆被人破壞。
因此李默並沒有停頓,開始將凝起的陣柱壓縮至一半,然後開始凝聚第二根陣柱。
掌如棋盤,穩如平山,一根根陣柱在掌中成形。
如此又耗費了七天時間,李默終於達到了掌起五柱的境界。
這個時候便到了一個關鍵時刻,即布陣。
李默意念一動,掌中五柱隨手落地,一根、兩根、三根……在第四根落的瞬間,陣柱突而化為一片煙塵不見。
失敗!
要布陣成功並非那麼簡單,氣柱的構造和陣柱的構造是徹底的不一樣,其穩定性也不及陣柱,要令氣柱產生絕對的平衡感並且將力量釋放出來絕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李默不斷凝柱、布陣,接連不斷的失敗,直如烏雲壓頂,一直到第半月之後的才終於第一次布陣成功。
其間過程可謂艱辛,若非有百折不撓的精神絕難達到。
而如此進展也是常人所達不的,很多人從凝柱開始到布陣成功需要跨越數年時間,而李默所需要的僅僅是一個月不到。
這個時候,靈脈池中也生出新的動靜。
首先是對蘇雁的感知力慢慢的下降,就好象她在一部分一部分的消失似的,但李默很清楚,這乃是她脫胎換骨的征兆。
等到蘇雁完全脫離感知,就意味著她靈骨之軀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