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牡蠣鎮(1)(1 / 1)

“正月帶魚來看燈,二月溪蝦假金龍,三月馬鮫價不菲,四月巴浪身無鱗,五月生蠔勝牛奶,六月鱸魚最肥美,七月赤棕穿紅襖,八月鰨沙扁又滑,九月螃蟹一肚膏,十月冬蠐腳無毛,十一月墨魚收煙幕,十二月黃魚來正好……”

這是海邊城市特有的一首歌謠,正是關於這裏各個季節分別對應的食物特色的。

剛一到這個G市的海邊小鎮,那青米就被空氣中那濃濃的海的氣息所吸引了。蔚藍的大海,燦爛的陽光,金黃的沙灘,鹹濕的空氣……這一切都讓她為之著迷。

陽光下被照耀的銀芒微閃的浪濤漸漸後退,千奇百怪的礁石從浪花的笑臉中伸出了自己的脖子,礁石上長滿了小牡蠣,那是一種極好的美味。

在集市上賣海鮮的時候,一般人都愛挑大個兒的,不管是龍蝦、海魚、螃蟹,還是牡蠣。可實際上呢?當地的人將那些傻大個兒牡蠣叫做“滾蠣子”,他們在無所依地浪濤下翻滾,烹飪時也就隻能油炸,不管是煮湯還是燒燴都沒有那些長在礁石上的小牡蠣鮮美。

不過,如今也就隻能在這樣的非著名旅遊地界小鎮才能夠得以保留下這樣難得的美味了。其他地方?各種馬路已經占據了城市的角落,那還有這樣的小東西生存的空間?

剛一想到牡蠣的鮮美,那青米的肚子就“咕咕”地一叫,喚回了她的心神。她尷尬地捂了捂肚子,戴著墨鏡的眼睛快速環視了一下周圍。呃,還好,剛剛身邊沒有人經過,所以應該沒有人聽到了。不過,還是快點去下榻的地方找東西填滿她的胃吧!她可不想讓肚子裏的協奏曲多幾個聽眾。

再回頭看了一眼那些拿著小竹簍和刨鉤穿梭在礁石之間的趕海女們,那青米微微一笑,吸了一口海邊鹹濕的空氣,背著簡便的行李包加快了腳步。

解決了五髒六腑的問題,那青米又在事先聯係好的民居休整了兩天,然後才招呼了主人家一聲,拿上包開始去拜訪這次她來小鎮的主要目的地。

事情的起因其實很簡單,那青米是一個著名的美食評論大師,這一次也是為了美食而來的。

那青米從小就有一條讓廚師豔羨的舌頭,能夠最大程度的品味菜肴的原味。而且,不管多麼高級的菜式,不管廚師將菜肴弄得多麼複雜到看不出原材料的樣子,那青米這姑娘隻要淺嚐一口,就能立刻說出廚師使用的原材料,甚至是大概的烹飪過程。當然了,那些獨門秘技的具體步驟和做法她就不太清楚了,她沒有見識過的原材料也不能說出具體名字。畢竟,她對廚藝的了解是來自於她對美食的喜愛,僅有的那些廚藝知識還是因為“久病成醫”原理,吃多了就明白了一些。但她終究隻是美食評論家,而非專業廚師。所以,即使知道了原料和大概過程,其中的獨門手法以及細微的操作她分析不出來,也不可能將那些太高級的菜肴複製出來。

因為很多原因,那青米對美食有一種特別的執著。

不管怎麼說,就因為這條擁有“特殊天賦”的“美食”舌頭,再加上她本身對於美食的追求和熱愛,讓那青米年紀輕輕就成為了一個難得的女性美食評論大師。幾年過去,她的名氣也與日俱增,很多廚師做出新菜甚至會專門邀請她過去品嚐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