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評語:
“那位小姐氣質真好!”
“他氣質非凡,將來定成大事!”
“她如此漂亮,就是沒有氣質,可惜了!”
現實生活中的男女都懂得氣質之於個人發展的重要,都在盡力追求好的氣質,塑造好的氣質。那麼氣質究竟為何物?
其實氣質有兩種解釋,一是心理學的解釋,二是通俗的解釋。
先來看心理學對氣質的解釋:
氣質是人們進行心理活動時或在行為方式上表現出來的強度、速度、穩定性和靈活性等動態性的心理特征。它既表現在情緒產生的快慢、情緒體驗的強弱、情緒狀態的穩定及氣質變化的幅度上,也表現在行為、動作和言語的速度和靈活性上。
巴甫洛夫把人的氣質分為以下四種:
多血質氣質,其特征是活潑、好動、敏感、反應迅速、喜歡交往、注意力容易轉移、興趣和情感易交換。
膽汁質氣質,其特征是直率、熱情、精力旺盛、情緒易於衝動,心境交換劇烈。
粘液質氣質,其特征是安靜、穩重、反應緩慢、沉默少言、善於忍耐、注意力穩定難以轉移。
抑鬱質氣質,其特征是孤僻、行動遲緩、情緒體驗深刻,善於察覺到他人不易覺察的細節。
而這四種氣質類型,是根據神經活動的這些規律來分的。
按照這種解釋,若談如何展現一個人的氣質,確實讓人有點抓不著頭腦,也無從下手。
再來看一看氣質的通俗解釋:
現代漢語詞典對氣質的解釋是:①指人的相當穩定的個性特征,如活潑、直爽、沉靜、浮躁等,是高級神經活動在人的行動上的表現;②指風格、氣度。
這是一種偏重美學的通俗解釋,一方麵指出氣質即是人的個性或性格,另一方麵指出氣質是一個人在言談舉止、為人處世中表現出的一貫作風、風格以及氣魄、氣概、度量。
原來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間都在顯示著我們的氣質。所以要展示我們的氣質就要在日常工作、生活的具體行為上下工夫,改掉壞習慣、壞作風以及消極的心態,將我們自信、樂觀、豁達、敬業、幽默、幹練、誠信等等好的品格融於工作、生活、言談舉止、為人處世的具體行為之中,展示給公眾、朋友、家庭、單位……如此,我們就成了一個具有美好氣質的人!
正是基於這種理念,我們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為各種行為,通過各種讓人們稱道的行為,將美好的氣質展示在各種人群前、各種場合中。
本書希望為一切有上進心、事業心的朋友提供一些借鑒和幫助,它既可以當做茶餘飯後的消遣讀物,也可以成為你求職工作與生活的行為指南。它能使你在社交天地裏變得更加應付自如,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