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3 / 3)

選了個黃道吉日,給他們完婚。顧媽和王茂生算是證婚人,毛氏是媒人。老夫人跟老爺說去廟裏還願,帶著兒子兒媳婦也來參加婚禮,仔細一看女婿覺得還行。於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薛仁貴成親以來,夫妻甜甜蜜蜜,相親相愛,與王茂生兩口子,與顧媽和樂融融。薛仁貴上山打獵,幫王茂生做豆腐,賣野味,心情舒暢,準備踏踏實實,快快樂樂和妻子共度一生。

這天,他背著弓箭走到汾河灣上,抬頭看天見一陣大雁飛過。等又飛來一隻引頸而鳴的孤雁,他才摘下弓箭瞄準,隻聽“嗖”的一聲,孤雁應聲而墜。如是幾次,滿載而歸。背後傳來一聲喝彩:“好箭法!”薛仁貴回頭一看,喜出望外。此人二話不說,單腿跪下:“大哥別來無恙!”薛仁貴忙上前扶起:“周青。”

聽到薛仁貴回家,銀環高高興興地迎出來:“你回來了?”薛仁貴笑道:“嗯。”他們互相注視,周青被涼在一邊。他一拽薛仁貴道:“這就是嫂子吧?”薛仁貴才回過神來:“對對,二弟,這是我的新婚妻子。”周青連忙見禮:“嫂子。”薛仁貴走到迎春身邊:“這位是我結義的弟兄周青。”銀環還禮:“請裏邊坐吧。”今天是顧媽的壽辰,一家人都在忙活做飯。薛仁貴給周青一一引薦。顧媽問:“仁貴,這是你哪個兄弟呀?”周青道:“老人家,我家原來是大哥家的佃戶,我爹過世家裏窮得實在過不下去了,多虧了老員外好心,不但免了租子,還讓我和大哥一起念書練武。後來我們就結拜為弟兄。兩三年前母親過世,舅舅回來吊唁,我這才辭別薛家跟舅舅一起去長安做生意。”顧媽道:“好,這回回來就不走了吧。多會兒回來的?”周青道:“沒幾天。大哥,家裏的事我一回來就聽說了,一路打聽著才找見你。”毛氏和銀環擺上飯菜,招呼他們:“吃飯了。”

周青迫不及待地說:“大哥,朝廷要征東,來山西征發府兵,咱們投軍去吧。”薛仁貴聽了,良久默不作聲。王茂生暗想:“這兄弟怎麼這麼冒失,人家兩口子剛成親沒多久,怎麼能說這話。”說道:“周二弟啊,俗話說‘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我看幹點別的也好。”薛仁貴道:“大哥,這話不對。沒人當兵,外國打過來,誰保護咱們老百姓呢?”王茂生笑了:“我沒念過書,不太懂這些事。那你還真要去啊?”薛仁貴又不說話了。周青生怕他不去:“大哥,您倒說話呀。”銀環在從裏屋出來,道:“既然是征發府兵,一定得去的,不是嗎?”薛仁貴道:“不是。原先我父親怕我有什麼閃失,就花錢從名冊上刪了我的名字。”王茂生心裏踏實了。銀環忍不住流下淚來到:“那你就去吧。”轉身回屋去了。周青這才意識到大哥還有家室,不是一個人,同時也想到人家新婚燕爾,自己冒冒失失嚷出來,真是對不住大哥大嫂。他從褡褳裏掏出幾錠銀子,約摸三百兩往桌上一放:“大哥,您收著。別推辭!我還有事先走一步,明天再來看你。”說完,站起身來,衝裏邊一抱拳,說:“嫂子,兄弟今天對不住您了。”說完就走了。毛氏衝王茂生使眼色,又叫顧媽:“老姐姐,到我們那屋坐會兒?”

見他們都走開了,薛仁貴走到妻子身邊:“我走了,你怎麼辦呢?”銀環強作歡顏:“你不用擔心我,有娘,有大哥大嫂,還有我娘家。你聽我說一句好嗎?”薛仁貴點點頭。銀環道:“我知道你不甘人下,想借機做一番事業,但是千萬不要急功近利。你要好好保重,我等你回來。還有,別忘了我們。”薛仁貴感慨萬千:“迎春,你不但是我的嬌妻,更是我的知己。”銀環嫣然一笑,又溫柔地說道:“還有……已經一個多月了,你給孩子留個名字吧。”薛仁貴笑了:“我們是患難夫妻,所謂‘和光同塵’。如果是男孩,就叫‘同光’。如果是女兒,你說……”銀環捶他一下:“就叫‘金兒’。”

家人準備好一切,送薛仁貴上路。周青身上背著行囊,騎著一匹青鬃馬趕來。薛仁貴身穿白緞子箭袖,腰中掛著一口寶劍,看上去風度翩翩,神采奕奕。銀環看著他,又是喜歡又是難過。周青跳下馬來,牽著一匹白馬走向薛仁貴:“大哥!瞧,不錯吧。”薛仁貴拉過韁繩,飛身上馬,在空地上先遛了兩圈。然後他勒馬停住,跳下來,拍拍馬脖子:“一般。”周青笑道:“您先湊合,到了軍中再換匹好的。”薛仁貴回頭看看妻子他們道:“時候不早了,我該走了。”銀環的眼淚一下子流了出來。薛仁貴心裏難過得很,又不願讓周青看見,於是把心一橫,上馬就走。周青道:“嫂子,王大哥王大嫂,老人家你們保重。嫂子,您放心,今天是我把大哥叫走的,我一定把他好好地給您回來。”說罷兩人打馬而去,頭也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