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將要讀到的是一本激勵和改變過數百萬人、並一直暢銷於世的經典之作。相信它也會讓您受益,讓您的生活和事業發生一些重大改變。
1966年,我第一次來到美國上大學。當我踏上這片充滿機遇的土地時,孤身一人,既沒有錢,也說不出幾個英語單詞。我覺得自己的處境極其艱難。怎樣才能生存?怎樣才能交上學費?我開始覺得有些氣餒。
然而,我想起小時候母親常對我說的一句話:“如果想變得偉大,就必須與偉大之人同行。”她的意思是說,如果你想要幸福,就要在幸福者身邊徘徊;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須在成功者身邊遊蕩;如果你想激發自身才能,就必須與那些具有偉大思想的人為伍。此外,還要學習一流的書本知識。
於是,我聽從了母親的忠告。為掌握成功的方法,我四處尋找能教會我領悟生命真諦的成功之人。如此再三,一些成就卓著的人便勸我讀讀《信念》一書。我便找來一本仔細品讀,便發現自己踏上了一條個人成長的求索之路。
克勞德·布裏斯托給我以激勵和支持,這些正是我所需要的。它以一種非常淺顯卻令人心悅誠服的方式,揭示了“暗示法則”怎樣用於提高做事的效率。它釋放了我的自信潛力,並給我一整套樹立並維持這種信念的有效方法。比如說,布裏斯托描述了他怎樣喜歡在桌上隨手可得的每張紙上不經意地塗畫美元符號。聽起來很奇怪是嗎?是的,但這並非盲目的練習,而是一種目的明確的直觀手段,旨在直接強化信念的力量。這一招對我也同樣適用!
無數公司和個人確實利用布裏斯托的“卡片法”實現了自身目標。我也在使用布裏斯托的“鏡子技術”,並不斷在演講和講座中加以倡導。不過,本書並不隻是對激勵技巧的綜合。那些技巧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服從並服務於信念的魔力。
人生的每個舞台上都充滿勝利和失敗。造就成敗的原因可以用一個詞概括:信念!布裏斯托堅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並且證明,他稱之為“心理描繪”的東西,可以將潛意識想法變成實際行動。他奉勸讀者在生活中要搶占先機——這是自信者和成功者的個人特質中一種本能的積極態度。曆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並不都是由最有才華者創造的,而是由那些甘冒風險、敢於挑戰並堅持到底的人締造的。我們隻有滿懷信念才能做到這一點。
正如我所做的那樣,為開發智力潛能做好準備吧!為學習克勞德·布裏斯托關於信念的神奇魔力做好準備!我們所有人都能樹立信念,但幾乎沒有人知道怎樣樹立信念。你會成為唯一能利用自身力量改變自我的人,但隻有當你抑製住衝動、與別人對你存有的印象對抗時,才能做到這一點。隻有願意夢想……願意樹立信念的時候,你才能改變自我。你對自己越信任,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大。而這正是《信念》全部真諦之所在。不要僅由於你想理解別人而讀它。讀它的原因,應該是你想將信念的魔力應用於自己的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涯之中。
是啊,克勞德·布裏斯托的書並非一部普通作品,而是一部驚人之作。它蘊含著製定目標以及實現目標、已經經過實踐檢驗的秘訣。正如布裏斯托所述:對這本書要一遍一遍地讀,直到融入你的日常生活。隻有這樣,當你懂得自己能夠對付麵臨的人生挑戰時,你就可以將自身所有潛質發揮到現實當中。
尼多·R·奎貝恩
(尼多·R·奎貝恩是全美知名演講家、作家以及北美一些公司巨頭的顧問。他還是全國演講家協會原會長和許多重大獎項的獲得者,現居住於北卡羅萊納州的海波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