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陸驍離去(1 / 2)

辰年上前,將那老和尚從地上扶了起來,問:“高僧?”

老和尚卻是先念了一句佛號,“不高,不高,隻是個老和尚。”

他答得有趣,溫大牙等人不覺都笑了,辰年仔細瞧他幾眼,見他麵上慈眉善目,一團和氣,便就問道:“那老和尚法號是什麼?”

“慧明,老和尚法號慧明。”老和尚答道。

辰年雖未聽說過這位大師的名號,卻點了點頭表示明了,客套道:“慧明大師遠來辛苦,可要先去歇息一下?”

不想慧明卻是一本正經地答道:“一路不曾自己走路,倒是不辛苦,隻是有些餓了。”

辰年掃一眼那地上的布口袋,想靜宇軒竟一路提著這老和尚來,很是忍俊不禁,笑道:“大師再坐下等一等,我這就叫人給大師準備齋飯去。”

靜宇軒卻沒這樣好的脾氣,隻是問慧明道:“老和尚,我且問你,到底什麼叫做定心、淨心、悟心、明心?”

慧明答道:“這是禪心。”瞧得靜宇軒麵露不耐之色,不等她問,忙就又解釋道:“禪者,佛之心。禪就是佛的心要,也就是人人本具的清淨心。”

靜宇軒又問道:“此心如何來?”

“非從外得,須靠自身親證體會,止息妄想,轉化煩惱,進而達到定心、淨心、悟心、明心,契悟本具的佛性。”慧能答道。

靜宇軒聽得個似懂非懂,詫異道:“我心也挺清靜,怎地就會走火入魔呢?”

慧明念一句佛號,道:“走火乃是道家之言,佛法中根本就不修這個法門,是不會發生走火這個毛病的。”

這話聽得靜宇軒與辰年俱都是一愣,辰年更是問道:“沒有走火,怎會入魔?”

“魔由心生。有所求,才會入幻境,心生感應,借以成魔。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慧能輕輕歎氣,看向辰年,又問:“女施主,齋飯可是已好?若是再誤得一會兒,老和尚不用修行,便就可去西天了。”

辰年不禁失笑,忙叫人扶著慧明下去用飯,又勸靜宇軒道:“師父,反正您都把這老和尚找來了,他又跑不了,不急在這一時半會兒。”

靜宇軒這才作罷,囑咐了辰年好生看住那老和尚,自己回房休息。

辰年思量片刻,卻是忍不住緩緩搖頭,出得門來,問身邊的陸驍道:“你說封君揚這是做的什麼打算?”

陸驍沉默片刻,答道:“這事上,他該沒什麼算計。”

辰年淡淡一笑,道:“難說。”

辰年將寨子各個要處巡查了一邊,又去山下看那些百姓種田。山路不算崎嶇,他兩個不緊不慢地走著,辰年忽地問陸驍道:“你怎麼也不問問我那日的事情?”

陸驍答道:“我信你,無需問。”

辰年側頭看了看他,卻是忽地笑了,將手背到身後,腳下踢踢踏踏地走著,道:“陸驍,我真是喜歡你,那種說不出來的喜歡。我不曉得你能不能明白,就是明明和你認識沒多久,卻覺得我們該是從小一起長大,你我都曾見過對方最沒出息的模樣,在一起什麼都無需顧忌。我敢叫你在前為我衝鋒陷陣,也敢放心地把後背交給你。”

陸驍聽得微笑,道:“你可沒見過我最沒出息的樣子。”

辰年點頭,應道:“是啊,光是叫你瞧我沒出息的模樣了。”

陸驍聞言停下步子,看她片刻,認真說道:“謝辰年,你已經做得很好。你看山下這些百姓,是你給了他一個能活命的地方,一個日後能活得更好的機會,他們都很感激你。”

辰年笑笑,跳到路旁一塊山石往山下眺望,半晌後,輕聲道:“是我該感激他們。這樣的情景,叫我覺得自己仿佛還活在清風寨。看著外寨裏的那些人家,我會覺得嚴嬸子他們都還活著,隻是不知道住在哪一戶。而那些追跑笑鬧的小孩子,就是小時候的小七、小柳,和我??”

她閉上眼,迎向天空,聽著風中帶來的人聲,眼睛慢慢有些濕潤,“你聽,大家都還在。”

不知為何,陸驍心中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像是辰年下一刻就會縱身往山下跳去,他心中一驚,忙也躍上了那山石,緊立在辰年身側,叫道:“謝辰年!”

辰年睜開眼,轉過頭看他,眼睛有著水洗過的清澈,她笑,道:“我沒事,我隻是突然有些想大夥。”

天空中忽地傳來鷹鳴之聲,他兩人順聲望去,就見高空中有兩隻蒼鷹在盤旋飛翔,似在追逐,又似在戲耍。辰年微微眯眼,看得片刻,忽地對說道:“陸驍,你該離開這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