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熹九年六月初六,丹陽郡宛陵縣城,劉虞府上一個侍妾正在痛苦的哀嚎,一個產婆抓住她的手不停的說著“吸氣,用力!呼氣,好!就這樣,再來!吸氣,用力!”突然,哢嚓!一聲晴天霹靂在劉府上空猛然炸響。然而屋裏的產婦和產婆好像沒有聽見一般,“用力,孩子的頭已經出來了!用力!”“啊!”產婦大叫一聲,此時渾身汗出如漿,頭發,衣服連同身下的被褥全部濕透。“哇!”一聲嘹亮的啼哭猛然在產房響起。一個小男孩降生了。
早有丫鬟端著一盆溫水過來,產婆小心翼翼的將孩子渾身清洗幹淨,再裹入一套小巧的被褥裏,輕輕地放在產婦的懷裏,“恭喜夫人,是個公子!”
產婦眼含熱淚,幸福的端詳著這個粉嫩的,渾身皺巴巴的,睜著烏溜溜的大眼睛四處觀察的無價之寶,然後輕輕地親吻著他的小臉蛋。
產婆微笑著看著這對母子,丫鬟悄悄地出去換水,整個房間裏一片安詳。就在這時,一聲稚嫩的,含糊不清的聲音弱弱的飄了出來:“可,老子竄頁了。”祥和的氣氛一下被打亂,產婆和孩子母親目瞪口呆。愣了會神,產婆一拍大腿:“哎呀,老奴要趕緊給老爺報喜去!”
說完匆匆忙忙的跑了出去。產婆跑到劉虞的書房打躬作揖諂媚的說道:“恭喜老爺,賀喜老爺,新添了一位公子。而且這位公子出生時,天現異象,雷聲大作,公子剛落地就能開口說話啊!”
“噢?”劉虞想起剛才確實毫無征兆的雷聲滾滾,現在卻風淡雲輕,太陽懸空,很是新奇,“他說了什麼?”
“呃,這個老奴到是沒有聽懂,現在也記不得了。”產婆尷尬的說道。
“哦,辛苦你了,去帳房領一石糧食吧。”
“多謝老爺!多謝老爺!”產婆興高采烈的跑出去了。
“剛一出生就會說話?”劉虞搖了搖頭,不太相信,不過剛才的天象倒是不常見。略一思索,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劉麒,小名異兒。
日升日落,春夏秋冬,時間的腳步悄無聲息,卻又一往無前。劉虞每天重複著郡吏的工作,勤勉努力,業績斐然。異兒慢慢地長大,也慢慢地越來越名副其實,與其他孩子越來越不一樣。別人能坐著的時候他就能爬了,別人能爬得時候他開始走路了,別人在走路還要人扶著的時候,他已經下地能跑了,別人玩樂的時候,他卻坐下能讀書了。劉麒兩歲識百字,三歲識千字。被縣裏譽為神童,可比小時候的孔融。隨後劉虞安排人教劉麒練武習文。
兩年後,建寧元年,劉麒的大哥劉和被皇室選中,調到宮中去陪皇帝讀書。
熹平元年,由於政績突出,劉虞被調到幽州擔任幽州刺史。完成工作交接以後,劉虞輕車簡從獨自帶著侍衛去幽州上任了。劉麒並沒有因為劉虞的離開而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依舊有規律的過著練武讀書的日子。身體精壯,知書識禮,冷靜而有主見。
第二年,劉虞在幽州站穩腳跟以後,發回來家書,要求妻小分批去幽州彙合。劉麒和他的母親是最後一批動身的,隨行的還有幾個比劉麒還小的弟妹以及他們的母親,五十名侍衛跟隨保護。
他們出發時已經進入深秋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