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繁盛時期,也是我國菜肴發展的重要階段,其主要特點是:菜肴的烹飪方法明顯增多,製法更精,品種相當豐富,風味多種多樣,產生出大量的名菜佳肴。
這一時期的菜肴分高、中、低三個檔次,高檔為宮廷宴用菜,中檔為一般官吏日用菜,低檔為市民用菜。高檔菜有韋巨源燒尾宴食單所列的58種菜肴,以及唐玄宗時奸相李林甫家所用“甘露羹”、唐懿宗同昌公主所食“消靈炙”、唐玄宗請安祿山所食“野豬”、唐玄宗時虢國夫人家廚鄧連所製“靈沙”、武則天寵臣張易之嗜好的“鵝鴨炙”、安祿山向唐玄宗所獻“鹿尾醬”、唐文宗時宦官仇士良家所用“赤明香”、唐玄宗與楊貴妃在華清宮同食的“駝蹄羹”、唐武宗時宰相李德裕所用“李公羹”等。
中檔菜有隋代流傳下來的魚幹膾、咄嗟膾、渾羊歿忽、金齏玉膾,以及白沙龍、炙、串脯、生羊膾、飛鸞膾、紅虯脯、湯丸、寒具、昆味、攛雙丞、葫蘆雞、黃金雞、族味、鯢魚炙、剔縷雞、羊臂、熱洛河、菊香齏、蘆服、含鳳、石首含肚、清風飯、無心炙等。
低檔菜是一些大眾食品,有千金圓、烏雌雞湯、黃耆羊肉、醋芹、雜糕、百歲羹、鴨腳羹、酉羹、杏酪、羊酪、黃兒、黑兒、黃粱飯、青精飯、雕胡飯、庾家粽子、防風粥、神仙粥、麥飯、槐葉冷淘、鬆花餅、長生麵、麵繭、五福餅、消災餅、古樓子、齎字五色餅、玉尖麵、細供沒忽羊羹等。這些食品的製作很有特色,充分反映了唐代飲食習俗的豐富多彩以及高超的烹飪製作水平。
和千年積累相比我還是比較喜歡煎炒烹炸帶來的無限美味!沒辦法作為一個有著現代味覺的美食家,唐朝的美食太過貧瘠了!晚上看著祖爺爺的失態不是嘲笑是為這個時代的人心疼,吃不飽的年代一頓飽飯就是美食。
萬物寂靜,黑不足以形容唐朝的野,豺狼虎豹吼叫不時傳來,讓人有些心驚肉跳,王家村有護村守夜的,防止野獸群夜裏偷襲村子!夜裏輾轉難眠,唐朝的路還很艱難,沒有靠山、沒有權利,你再有錢再有才也隻是一直待宰的肥羊。我不是文武雙全的全才,更加討厭之乎者也之類的古文,理科出身的我文科水平很是拿不出手,除了《百家姓》、《三字經》熟記意外,其它名著知之甚少!要不是為了逗孫子我肯定連《百家姓》、《三字經》都背不下來!還不如活字印刷術、造紙、玻璃來的實惠!在儒家為主流的年代,很多才能都會被認作奇淫之技,工匠、商人地位低下,在唐代沒有話語權,看來得弄個官身了,慢慢地進入了夢鄉!
早早起來,湘琴服侍洗漱完畢,直接殺進廚房,沒辦法實在吃不下廚娘做的飯菜!鹽也有了,菜是野菜,是我吩咐二牛采的幾種野菜,材料太少了,自己看著都辛酸!叫來廚娘打下手,做起了麵疙瘩湯,雞蛋、野菜簡單且美味!再加上改進涼拌野菜和饃饃,豐盛的早飯出鍋了,如同昨晚晚飯一樣,狼吞虎咽,呼嚕呼嚕和燙聲,相互輝映奏起了早飯晨曲!二牛、小牛挺著溜圓的肚子,一副懶漢的形象,湘琴及其嫂子含蓄地摸摸嘴上的菜渣,紅著臉出去做活!
祖爺爺滿是幸福地看著其樂融融的家裏,滿臉歲月吹起的皺紋也掛著笑容!“二小呀,老神仙平時都是吃這些?”“會老祖宗話,老神仙吃的比這好多了,天生飛的地上跑的,天南海北,地上海裏,美味太多了,等二小以後慢慢給您做!”
“好是好二小,天下剛剛太平,糧食太少了,這些吃下去儲備的糧食不夠過冬了!不能再可勁吃了!很多村裏還需要救濟的,晚飯開始定量,不許胡來了!”老祖宗皺眉嚴厲地說道!
在以前這是事實,如果不控製糧食,很多百姓是無法過冬的,很多百姓冬天都不敢出屋大量運動,減少消耗,為了省下糧食過冬,難怪老祖宗會這樣說!“二小已經打算好了,保證讓村民吃飽了過冬,一會族會我會安排的,老神仙留下很多東西,會給村子帶來很多變化,放心吧老祖宗,相信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