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天晟又向都糧官道:“我軍糧草被南軍燒毀大半,速令人回麒麟城向張輔陽丞相催糧。”都糧官亦領令退去。接著又令劉戩領數千人馬到營寨之外各處要道嚴密巡視,以防南軍。
段紫雲突襲北軍大營得勝回關,向黎麟笑道:“今日突襲北軍,毀他營寨、燒他糧草,真是殺的痛快。沐天晟若不是仗著手下兵多將廣,恐怕早已成為我槍下之鬼了。”
黎麟聽到此話,卻皺眉道:“今番雖挫了北軍銳氣,然沐天晟必不罷休。依紫雲看來,下一步應當如何?”
紫雲略思片刻,道:“沐天晟遭此一敗,以後必然謹慎,不給我南軍可乘之機。我軍當堅守不出,派人到如意城再調一萬人馬,掃除梅雲夢等殘渣餘孽。一則可使我糧道暢通,二則可使鎮雄關兵馬充足。”
黎麟點頭稱是。忽然有人進帳來報:“殿下、段將軍,軍情緊急!北邦大將薛鼎南領兵五萬渡過紅綾河,一路斬關奪寨,向如意城方向殺去。”
“什麼?大王可派兵前去抵擋。”二人忙問。
“大王下令讓殿下、段將軍務必守住鎮雄關,莫讓北邦西路人馬從此處攻入。對北邦東路人馬,大王準備點齊三萬精兵,去抵擋薛鼎南。讓殿下、段將軍莫為如意城擔心,隻要守住鎮雄關即可。”
黎麟問道:“你可知父王令誰統兵前去禦敵?”
“這,末將倒不清楚。”黎麟揮手令那來報軍情之人下去歇息,便在帳中踱來踱去。
紫雲看了看黎麟惶恐不安的神色,問道:“二殿下,大王身邊還有雪竹公主、東方先生等人相助。雪竹公主又精通兵法,大王必會派雪竹統兵禦敵。二王子有何憂慮?”
黎麟道:“紫雲有所不知。我未到鎮雄關之前,有人在如意城中行刺我。父王懷疑是大王兄指使手下劉纓所為。本想查個明白,可是後來劉纓和雪竹身邊的青兒雙雙逃走,此事便牽連上了雪竹。現在父王已經冷落了王兄和雪竹,怎會再重用雪竹?”
紫雲驚道:“大王子和雪竹公主決不會暗害二殿下,此事定有蹊蹺。”
“我也知道必是父王冤枉了他二人,本想剿滅梅雲夢後,回宮為他二人求情。可是沐天晟又領兵來犯我南邦,我最怕父王聽我母後之言重用我舅舅潘南月。”
“是呀,薛鼎南可是沐天晟手下第一猛將。此人不但善於領兵。而且武藝超群,一把大刀,可力敵萬人。民間有歌謠‘提起北邦薛鼎南,天下無人敢開言’,潘大人豈是他的對手?”
黎麟聽罷紫雲之言,點點頭道:“為今之計,還是讓父王信任雪竹才好。我馬上修書一封令人快馬送到父王那裏,陳說利害。不可讓舅舅統兵禦敵。”說著便令人準備文房四寶。
秋雁南歸草木衰,萬馬齊嘶萬浪排。
戰鼓驚碎錦宮夢,一片愁雲壓歌台。
薛鼎南大軍自渡紅綾河,一路勢如破竹直逼綾水關。而綾水關,卻是南邦國的北大門。雖有南兵把守,又怎能擋得住薛鼎南的虎狼之師。然守關將士俱知綾水關破,北軍便可兵臨如意城下,南邦便危在旦夕。故而一麵死守綾水關,一麵向如意城告急。錦霞宮中黎霄早已為北軍犯境之事愁眉不展,又聽說綾水關告急,忙召集眾臣上殿議事。
丞相東方雲鶴勸道:“大王,北邦出兵蓄謀已久,沐天晟早有吞並我南邦之野心。如今北兵氣勢正盛,而我南邦兵微將寡,不可與其爭鋒。依微臣隻見,大王可一麵派兵剪除梅雲夢,莫讓鎮雄關將士受糧草之困;一麵增兵據守綾水關。待北軍久戰不勝、軍心渙散時,我南邦可出奇兵一鼓破之。”
黎霄問道:“東方先生,現在如意城中何將可用?”
“梅雲夢雖然人馬不多,然而凶殘陰狠。若不先破他,打通糧道,鎮雄關必被沐天晟所破。臣以為段紫雲之弟段紫英雖然年少,但頗有勇力。可令他領兵三千先破梅雲夢,再押送糧草前往鎮雄關。綾水關可派雪竹公主領兵三萬前去救急,隻有如此,南邦方可轉危為安。”
黎霄道:“東方先生所言極是,可孤王因上次黎麟被刺之事遷怒於雪竹。她心裏必然怨恨孤王?再說,她身體嬌弱。上次雖然大破越、蠻兩城,可回宮後卻大病一場。讓她出征,孤王放心不下呀!東方先生,還有其他人可派嗎?”
東方雲鶴聽出黎霄話中之意。他雖然冷落了雪竹,但心中仍然溺愛,舍不得再讓自己的掌上明珠去兩軍陣前。又低頭暗忖:雪竹確實身體嬌弱,而薛鼎南又有萬夫不擋之勇。若讓雪竹領兵禦敵,萬一有個好歹,豈不令人痛惜?想到這裏便不提雪竹,捋捋花白的胡須,向黎霄慨然道:“大王若不嫌棄老臣年邁,老臣願盡駑才,領兵前往!”
黎霄忙揮手道:“東方先生忠勇可嘉,然而你已年過花甲,怎可領兵?如意城中防務可由先生費心,綾水關救急當另派別人。”說著又用雙眼掃了一下群臣,最後目光落在潘南月身上。見潘南月站在一側低頭不語,便道:“潘愛卿,你有何良策?”
潘南月自從上次在蠻城小道遇險,便不敢再輕言領兵作戰。又聽說黎霄要派人領兵禦敵之事,早已嚇得兩腿發顫,不敢言語。見黎霄向自己問話,隻好戰戰兢兢的站出來。稟道:“大王,北軍勢大,恐不能抵擋。依臣之見,不如派人前去求和,向北邦稱臣,年年納貢。以解眼下兵戈之危――”
話未說完,黎霄拍案喝道:“一派胡言!虧孤王如此器重你!我南邦立國幾百年,豈能將大好河山拱手讓人?”
潘南月見自己衝撞了黎霄,心中驚駭。忙話鋒一轉,接著稟道:“大王,臣焉敢有投敵之心?臣隻怕大王懼怕北軍,我南邦難以上下一心、同仇敵愾。適才之言乃試探大王是否有破敵決心。今大王決心已定,臣願領兵前往綾水關。與北軍決一死戰,以報大王隆恩。”
群臣聽潘南月一番話,紛紛為之感動。齊向黎霄跪道:“大王!我等願與南邦共存亡!”
黎霄見此忙令群臣平身,又走下丹墀來到潘南月身邊,執其手道:“孤王有如此忠勇之臣,何愁北軍不破?潘愛卿,孤王賜你寶劍良駒,金甲一副、玉帶一條。願你能夠早日破敵凱旋。”
東方雲鶴見潘南月言語慷慨激昂,心中頗受感觸。也來到潘南月身旁,言道:“潘大人有如此忠心,老夫深感敬佩。不過我也有一言相告。”
潘南月忙道:“東方先生有話盡管說。”
東方雲鶴道:“北軍長途跋涉,遠離故土,必想速戰。大人到綾水關時,隻可堅守,不可主動出擊。待時日一長,北軍渙散,再出兵突襲。薛鼎南雖然英勇,但我南邦將士上下一心,北軍必敗。所以潘大人不必畏懼。”
潘南月拱手道:“多謝先生金玉之言。”
退朝後,潘南月便遵黎霄旨意,攜黎霄所賜之物前往校場點齊三萬精兵,開往綾水關。大軍剛出發不久,黎麟所差之人便將信送到錦霞宮德聖殿黎霄手上。黎霄看罷信,長歎一聲:“我南邦豈能靠一弱女子而苟存?如今即已派了潘南月,也隻好如此了。但願潘南月不負孤王所托。”
忽然又想到什麼,便傳令將大王子黎鋒、雪竹公主解禁,並命黎鋒速來德聖殿。黎鋒見父王傳自己,不知出了什麼大事,忙進殿來見黎霄。黎霄答應暫時免去他所犯之罪,並告訴他,北軍壓境,大部人馬已經派出。如意城中守城之兵連同禁衛隊隻有數千人馬,讓他帶領禁衛隊日夜巡城,以防北軍偷襲。黎鋒領令便直奔禁衛隊大營。
再說雪竹,自從被軟禁起來後,北軍壓境之事絲毫不知。每日裏隻想著段紫雲是否破了梅雲夢。可是守兵將自己的宮門守得嚴嚴的,一隻小蟲都飛不進來,更別說有人來報軍情。小鈺、小蝶見雪竹公主愁雲滿麵,怕她積憂成疾。二人便設法翻過高牆,想去探聽一下,正巧碰到潘妃身邊的靈兒。小鈺見隻有她一人,忙把她拉到一個隱秘處。靈兒見到小鈺、小蝶,驚詫道:“你們怎麼逃出來了?”
小鈺生氣道:“都是你,還好姐妹呢?公主有什麼動靜都去告訴你主子。害得公主和我們被關著,像犯人似的。”
靈兒慚愧道:“我也是懼怕潘妃才這樣做的,哪知能害得你們被關?要知如此,打死我我也不報。”
小蝶勸道:“靈兒姐姐,我們並沒有責備你的意思。我們隻想知道一件事,段紫雲回來了嗎?”
靈兒道:“我隻聽說仗打贏了,可沒聽說段紫雲回來。”
“那梅雲夢有沒有擒到?”二人忙問。
靈兒歎口氣道:“你們不問,我倒忘了。玉竹公主受傷了,這些日子我奉娘娘懿旨一直在玉竹公主身邊服侍她。”
“這跟梅雲夢有什麼關係?”
“你們不知道,玉竹公主也去兩軍陣前了。是被梅雲夢摔傷的,幸虧段紫雲救了她。可惜讓梅雲夢跑了。”
“玉竹公主也去兩軍陣前了?娘娘那麼嬌寵她,就舍得讓她去?”
見二人疑惑不解的樣子。靈兒壓低聲音道:“實話跟你們說了吧,玉竹公主喜歡上段紫雲了,娘娘為了成全他們兩個。就把玉竹公主派到鎮雄關,讓他們兩人多接觸,也好日久生情。我還聽玉竹公主說,段紫雲救她時,兩人乘一匹馬,段紫雲怕公主有失,把公主摟的緊緊的。玉竹公主還說,那時她差點被憋死。”說著忍不住笑了起來,又接著笑道:“你們說,這對小鴛鴦能成嗎?”
小鈺頓時聽得目瞪口呆,剛要說什麼。小蝶拉了她一下,然後對靈兒笑道:“俗話說‘英雄救美人,美人愛英雄’,我看段紫雲和玉竹公主是天生的一雙地造的一對。哪有成不了的道理?”接著又看了看四周無人,對靈兒道:“靈兒姐姐,我們得回去了。煩你在娘娘麵前多說點雪竹公主的好話,讓我們雪竹公主早點恢複自由。你先忙去吧,別把看到我們的事和別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