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張飛被生擒的消息被高飛無限的擴大化,很快,消息便傳到了漢水以南。

襄陽城的大殿上,劉備剛剛接到戰報,五萬漢軍隻有杜襲這一支軍馬毫發無損的回來了,餘下的人被淹死的、被俘的、被斬殺的,多不勝數。他甚至還沒緩過神來,五萬大軍就這樣的沒了。

關羽、張飛的失利,讓襄陽城內的文武百官都感到震驚,一時間襄陽城的上空陰雨密布,起先的遷都派登時轉變成了投降派,紛紛勸諫劉備投降華夏國,以免荊州遭受劫難。

劉備在荊州數載,雖然說大肆的提拔了不少年輕的後輩為其效力,但是在荊州複雜的派係當中,本來已經相互調和改為支持劉備的大族,一旦危難來臨,自然會選擇如何保全自身的利益,投降了,他們還可以再繼續做官,抵抗的話,很可能會被殺。

“報——”

衛尉從大殿外麵闖了進來,一臉的驚慌,剛一進大殿,便立刻跪在了地上,大聲地喊道:“啟稟皇上,大將軍、大司馬他們……”

劉備慌了神,似乎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問道:“他們怎麼了?快說!”

“大將軍、大司馬他們……他們投降了……”衛尉最終還是將自己所看見的說了出來。

“你說什麼?”劉備吃驚不已,“可是你親眼所見?二弟、三弟他們……”

“確實是臣親眼所見。今天早上,天剛蒙蒙亮,臣按照陛下聖旨,巡視沿江防務,忽然看見江中一字型排開了十幾艘大船,大將軍、大司馬站在旗艦上,招誘我軍投降,臣不敢相信,專門登船到近處去看,發現那兩個人確實是大將軍和大司馬,臣這才飛快跑來通報給陛下。”

劉備聽後,眉頭皺起,在他的心裏,本來不願意相信關羽、張飛會輕而易舉的就投降給高飛的,因為他們之間有著極深的兄弟情誼。可是,轉念一想,高飛曾經三番四次的放過張飛,加上張飛又因上次在他的丈八蛇矛上淬毒事件而和自己鬧得很僵。他大致可以預料到,應該是高飛用花言巧語騙取了張飛的信任,之後張飛又勸關羽,結果兩個人都一起投降了。

“錯不了的……一定是這樣……二弟、三弟,你們竟然真的和朕作對?”劉備胡思亂想了一番,整個人癱軟在了皇帝的寶座上,失去了關羽、張飛,就等於失去了他的兩條臂膀,他又怎麼能夠會不為之所動呢。

“陛下!臣以為,此乃敵軍以假亂真之計,臣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是臣可以肯定,以大將軍、大司馬和陛下之間的情誼,是絕對不會這麼輕易的投降敵軍的。如果他們兩個真的想投靠的話,應在是帶著五萬大軍一起歸附,這樣,他們在華夏國才有說話的底氣。凡事不可盡信,大將軍、大司馬的音容相貌陛下是最清楚不過的了,不如陛下登上戰船,去北岸,一看便知。”諸葛亮在一旁說道。

劉備聽後,覺得諸葛亮說的很有道理,怒視著衛尉,大聲地說道:“衛尉謊報軍情,論罪當誅,推出去斬首示眾!”

衛尉一臉的額寒意,急忙高呼饒命。

諸葛亮見狀,便求情道:“陛下,衛尉大人也不過是被一時迷惑,罪不至死,不如暫且革職。”

劉備怒道:“不行!來人!將衛尉推出去斬首示眾,再敢有輕言投降者,朕定斬不赦!”

殺雞儆猴,這本來是一個漂亮的好招數。隻可惜,劉備用的不是時候,這個時候,大敵當前,不是如何殺雞儆猴以表示自己皇帝的威嚴,而是應該籠絡人心,力求打動在場的每一個官員,舍生忘死的保家衛國。

諸葛亮見劉備處理不當,又不聽自己,隻是無奈的搖了搖頭。他看到群臣的臉上都是一陣驚怖,似乎是人人自危,心中暗暗地想道:“難道……我選擇劉備,真的錯了?龐士元,你現在又身在何方?如果有你在,或許我們能夠摒棄前嫌,並肩作戰,隻要擋住了這一次兵鋒,天下,將開始風雲變幻……”

尚未散朝,便見丞相府的屬官身披孝服的進了大殿,哭哭啼啼的叫嚷著:“皇上……丞相大人已經駕鶴西去……”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荊漢丞相許劭最終抵抗不住病魔,於剛剛病逝。

劉備聽後,深受打擊,當即宣布以國喪之禮為許劭舉辦喪事。

朝會散後,劉備和諸葛亮一起騎馬出了襄陽城,直奔漢水南岸的水軍大營。

水軍都督和洽聽聞劉備、諸葛亮親至,急忙列隊歡迎,天空中還在下著雪,地上的積雪也很深,和洽讓人掃開一條道路,鋪上紅地毯,以供劉備駕臨。

劉備和諸葛亮進入水軍大營後,來不及進大帳暖和,便下令召集二十艘戰船,親自登船,在近衛軍的保護下,便離岸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