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看了諸葛亮一眼,知道他是諸葛瑾的弟弟,他和諸葛瑾相處的十分融洽,所以對諸葛亮也有點好感。

劉備點了點頭,說道:“好吧。三弟,你且去鄧縣,和二弟聯手抗敵,有你們兩個人在,朕的心就可以寬慰了。”

“遵旨!”張飛轉身便走,沒有絲毫的停留。

劉備見張飛遠去,隻是輕歎了一口氣,並未說什麼。

諸葛亮走到劉備的身邊,說道:“陛下,大司馬粗中有細,和大將軍待在一起,定然無礙。隻是,吳軍不斷的朝潯陽、柴桑兩地增兵,田豫雖然在近年來表現不錯,可是卻無法阻擋吳國大軍,加上我軍兵力不足,無法對付兩國兵馬,不如……”

話說到一半,諸葛亮欲言又止,看了看劉備,最終把後半截話給吞了下去。

劉備見諸葛亮戛然而止,便說道:“不如什麼?”

“臣鬥膽,如果說錯了的話,還請陛下恕罪。”

“朕赦你無罪。”

諸葛亮這才敢說,緩緩地道:“陛下可知道田單複齊的故事嗎?”

劉備點了點頭,說道:“自然知道。”

轉念一想,問道:“愛卿莫非要效仿田單複齊,獨守孤城?”

諸葛亮點了點頭,說道:“臣以為,我國總兵力達三十萬,與其分兵防守,不如集中所有兵力於襄陽,這樣的話,陛下指揮起來也方便許多,我軍背靠皇城,無需糧草運輸,但是敵軍卻原來而來,糧草供給不便,隻要派出偏軍不時的騷擾敵軍的糧道,久而久之,自然能夠讓敵軍不戰自退。就算敵軍能夠占據了周邊的郡縣,一旦分兵,我軍便可以有機可趁,集中優勢兵力,將其各個擊破。隻要能抵擋住華夏、東吳兩國的攻勢,我軍就有回旋的餘地。西北的魏國未必肯出兵相助,所以,這場戰爭,隻能靠我們自己了。”

劉備知道,這是破罐子破摔,決一死戰的打法。但是與其分兵拒敵,被敵人各個擊破,不如將所有兵馬全部集中在一起,這樣的話,就會擰成一股強大的力量,足以抵擋住敵軍的攻勢。

“好吧,就這樣定了,頒布聖旨,詔令全國所有兵將,全部退回到襄陽、江陵兩地。”

“諾!”

……………………

一個月後。

魏國,漢中。

曹操坐鎮在漢中的太守府內,見索緒從外麵趕來,便問道:“怎麼樣?”

“啟稟陛下,華夏國、荊漢、東吳三方劍拔弩張,荊漢軍隊全線龜縮,全部集中在襄陽、江陵兩地,看來是想固守此兩座重城了,決戰估計不久就會開始。”

“很好,密切關注華夏國和荊漢的戰爭動向,隻要東方戰爭一起,朕就親自帶領大軍猛攻葭萌關,要開疆擴土,隻有從蜀漢下手,東方三國混戰,朕就得隴望蜀,雄霸西土。”

“臣明白。臣的明白已經全部調集完畢,隨時可以參加對蜀作戰。”索緒道。

“很好。希望夏侯淵、程昱、劉曄他們能夠繼續在涼州牽製靈州的兵馬。”

“隻要戰端一開,整個東方都會將視線集中在荊州,劉備勢孤,必然會被其所滅。高飛前者從靈州發兵,無非也是虛張聲勢,做到牽製我軍的兵馬,如果兩線作戰,隻怕華夏國首尾不能兼顧。陛下盡管放心,即使夏侯將軍的計策被識破了,靈州方麵也不會擅自進攻。”

索緒自從投降曹操以來,便一直備受信賴,當年自己帶著兩萬大軍抵達長安,在平定了羌人的叛亂之後,又主動將兩萬兵馬交給了曹操,自己單身一人回到了漢中,單從這一點上來看,他就沒啥野心。所以,曹操稱帝之後,考慮再三,還是將大將軍的位置封給了索緒,以示對索緒的器重。

索緒擔任大將軍後,確實也不負眾望,從自身出發,嚴將嚴兵,又鼓勵改造兵甲,參與平定西域的戰爭,從西域學來了淬鋼的技術,並且在軍中推廣帶血槽的彎形馬刀,一時間使得魏**隊的武器都很鋒利。

正在這時,一個人走了進來,道:“叩見皇上,有一人在宮門外求見,微臣怎麼趕都趕不走。後來,那人拿出了這枚玉佩,讓微臣轉交給皇上,說皇上見到之後,就會接見他的。”

曹操接過那枚玉佩,一看之下,登時一驚,急忙問道:“來人在哪裏?”

如果您覺得《橫掃三國的東方鐵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