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隨手從書架上拿下來了一本《論語》,剛剛翻開,一股清香便撲麵而來,而且他注意到,在書中間夾著一片芸香草。除此之外,書的底部還有注釋。

高麒不禁皺起了眉頭,再隨意翻看幾頁,都有注釋。隨後,他又從頭翻到尾,發現書頁的底部都有出自一個人筆跡的注釋。

他好奇地又取下另外幾本書翻看,驚奇地發現,每本書都被注釋過了一遍。

“司馬懿果然是個奇才,竟然將所看過的每本書都作出了注釋,而且所注釋的個人見解也頗有獨到之處。”

高麒將書放回原處,隻留下一本《史記》在手,開始默默地瀏覽了起來,他之前看過《史記》,以他驚人的記憶力,甚至可以倒背如流。但是今天,他卻是在逐字逐句的讀,每每讀完一句,便會看一眼下麵的注釋,漸漸地發現,司馬懿的注釋竟然是前所未聞,不禁便被司馬懿所注釋的書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直看,一直看……

之後的時間裏,高麒都是一個人待在這五味書屋裏,樂此不疲的將所有以前學過的書籍重新通讀了一遍,驚奇地發現,自己以前某些不太懂的地方,在司馬懿的注釋中竟然找到了答案。

從此以後,高麒像是發現了偌大的寶庫一樣,除了吃飯和睡覺,他都在五味書屋裏,後來,索性自己也搬進了五味書屋裏去居住,吃飯都是衙役們送,除了上廁所,他幾乎不再出門。

司馬懿走了,可是留下的五味書屋對於高麒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從宛城之戰爆發之後,他就有所預料了,自己是時候踏上曆史的舞台了。兩年來,他在琅琊府的這段時間裏,表麵上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實際上比誰都關心國家的軍事動向,他甚至私下裏讓人去購買情報部裏的國家機密,有些時候,甚至比朝廷裏的人更先知道一些機密。

兩年來,司馬懿不攢金,不攢銀,將所有的俸祿都花費在了從情報部購買情報上。雖然說情報部的情報人員都是經過精挑細選,對國家忠誠的人,但是卻不能排除個別的蛀蟲。

在高麒還沒有抵達琅琊府的時候,司馬懿便已經有所預料了,所以在聖旨抵達的那天,他就將寫好的奏章讓人加急送往了洛陽,舉薦自己的弟弟司馬孚來擔任琅琊府的知府。

高麒到來後,司馬懿也做了一番巧妙的安排,故意對高麒避而不見,吊足了高麒的胃口,加上他派人暗中監視高麒的一舉一動,從而從各個方麵了解了高麒之後,他才決定,把自己的五味書屋讓給高麒。

自從幾年前高飛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之後,又陸續進行了一番的改良,並且對造紙術也進行了改良,所以,在華夏國神州二年的時候,印刷書籍,已經徹底普及開來。華夏國自此告別了用竹簡的時代,將許多古文典籍印刷成書,大大地方便了一些飽學之士。加上新的造紙術所造出的紙張比較不錯,而且高飛也嚴格了控製住了紙張的價格,所以紙張和書籍得以在整個華夏國普及開來。

正因為如此,司馬懿才能得以注釋那麼多書籍。

幾天後,司馬懿抵達了京城洛陽,在皇宮侍衛的帶領下,再一次踏入了皇宮。距離上一次中了狀元,被任命為琅琊知府離開皇宮去琅琊府上任,已經間隔了足足兩年零四個月。

兩年多前,他還是一個驕狂和傲氣並存的無知小子。今天,他的身上已經看不出任何的驕狂和傲氣,有的隻是一身書生之氣。

神州無極殿上,高飛和群臣正在商討著對荊漢用兵的具體事宜,見殿前武士進來稟告司馬懿來了,高飛的臉上立刻洋溢起了一團笑容。

“快傳司馬懿上殿!”高飛歡喜地叫道。

“傳司馬懿上殿!”

(備注:許多人可能不太清楚芸香草是幹什麼用的,這裏解釋一下。古人為防止蠹蟲咬食書籍,便在書中放置一種芸香草,這種草有一種清香之氣,夾有這種草的書籍打開之後清香襲人。所謂的書香門第,其中的書香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您覺得《橫掃三國的東方鐵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