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5踏破賀蘭山缺(1)(1 / 2)

馬超走後的第二天,高飛便通知各個機構,在大殿上召開朝會。

大殿上,參議院、樞密院、九部尚書等人中,除了蔡邕、盧植告病未能出席以外,其餘人全部到齊。除此之外,秘書令陳琳、太史令都坐在朝堂之上,隨時記錄下朝會的內容,司馬懿、蔣幹則在一旁旁聽。

高飛頭戴皇冠,身穿龍袍,端坐在龍椅上,掃視了一眼在場的文武大臣,當即說道:“朕昨日已經派遣馬超為征西將軍,去平定先零羌,朕也準備親自西征,以攻略涼州的整個北地郡為目的,作為以後平定涼州的前線。”

話音剛落,丞相荀諶當即挺身而出,跪在了地上,朗聲道:“臣冒死諫言,懇請皇上收回成命。西北邊患雖然不斷,卻不足以動用大兵,隻要防守得當即可。如今國庫空虛,兵源不足,百廢待興,已經無法籌集兵餉,不宜大動幹戈,臣以為,當休養生息數年,待國力強盛之後,再行出兵討伐不遲。”

田豐、邴原、管寧一起挺身而出,跪在地上,異口同聲地道:“臣等附議!”

“陛下!邊患不平,敵人將日益猖獗,若再等個幾年,敵人必然會更加強盛,到時再要平定,必然會極難。不如趁現在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定賀蘭山,占領北地,也足以威懾涼州,使得西陲震驚!”賈詡當即站了出來,跪地朗聲說道。

郭嘉、荀攸、蓋勳三個人也是一致意見,紛紛跪在地上,主張出兵討伐。

高飛看了一眼這種場麵,又回到了昨天的爭吵上麵,一邊主戰,一邊主張休養生息。其實,他的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從遼東一直到建立華夏國,整個帝國的經濟一半以上都來自金礦的開采。但是,現在開采金礦卻極難,因為以前是露天開采,采礦十分容易,可現在卻要深入洞穴開采,以目前的開采技術,根本無法滿足需求,不光金礦,連同銀礦、鐵礦、煤礦、銅礦等等礦產在內,都出現了這種情況。

就在前幾天,遼東的一處煤礦,突然出現塌陷,將一百多名礦工活活的埋在了地下。雖然已經撥款救援,但是井下作業有危險,而且各個礦產坑洞的防護措施不夠健全,所以開采起來以安全為主,產量也就自然低下了。

華夏國另外一半經濟來源是商業貿易,雲州成為塞外最大的貿易城市,擱在以前光靠貿易這筆利潤就能夠滿足一州的兩年開支。可是貿易進入後期時,由於鮮卑人遠遁,烏丸人內遷,夫餘人實在太窮,直接導致了雲州這個巨大的塞外貿易城市的衰落,導致對外貿易的收入大大減少。而國內的商業除了幽州一代較為繁華外,其餘地方都未曾發展起來,商業的稅收,就相對要少。

加上華夏國在洛陽新建都城,又以巨資鼓勵中原恢複,還有幾十萬的兵要養,直接導致了國庫收支的逆差。

發展的越快,反而問題更加容易暴露,高飛深深的知道這一點,至少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去繁榮國內。但是,盤踞在賀蘭山的先零羌如果不盡快鏟除,一旦其勢力不斷壯大,那就很難攻打了。

雖然說他已經派遣馬超為征西將軍去平定賀蘭山一帶的先零羌,但是從戰略的眼光出發,逐步蠶食整個河套地區,這才是關鍵。河套地區水力資源豐富,其許多衝積而成的平原適於耕種,完全可以開發成為一個新的產糧基地,並且控製了那裏,便可以向西域進行商業貿易,對曹操也能起到鉗製的作用。

高飛的關中之行讓他看到了從正麵攻打關中的難處,這個時候隻能用雙腳走路,也就是說必然要翻山越嶺,但是道路艱難,後勤無法保證,如果從塞外進攻涼州,那就沒啥問題了。華夏國最大的優勢就是騎兵,塞外廣袤的草原是騎兵馳騁的最佳地方,而且如今也已經掌握了許多塞外草原,將鮮卑人趕到了漠北,這麼大的地方,運用糧草也十分的容易。

他環視了一下眾人,問道:“九位尚書大人有何意見?不妨說來聽聽。”

於是,九位尚書令各自陳詞,發表意見,多數出於國內發展的原因,同意荀諶的看法,但也有少數同意賈詡的看法。樞密院、參議院,在成立一來,第一次出現了政見上的極度不統一。

聽完眾人的話後,高飛便道:“既然如此,那就不妨聽朕說吧。”

整個大殿上鴉雀無聲,眾人都期待著高飛的話語。

高飛凝視完眾人,深吸了一口氣,朗聲說道:“朕決定……”

眾位大臣都屏住了呼吸,洗耳恭聽,目光全部集中在高飛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