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一落,李典、樂進、於禁三人心中的種種不平,以及內心的不愉悅,在這一刻仿佛得到了釋放,仿佛真的就像曹純說的那樣,曹操不讓他們帶兵,把他們留在昌邑是為了他們好。而且,他們三個人的官職也確實比其他曹氏、夏後氏的將領要高,俸祿也比他們多,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三個人對視了一眼,都感覺到曹純在給他們敲邊鼓,也明白曹純這番話的意思。但是,三個人和曹純相處的也不是一年兩年了,對曹純的為人還是比較清楚的,他們並不認為曹純能夠說出這番話來,今天所說的話,很有可能是得到曹操授意的。
魏軍已經趨於敗勢,從剛才荀彧的話裏,也能聽出來,曹操有意讓荀彧從定陶撤軍,也就是說,故意放棄了在中原立足的機會。估計是曹操害怕這個時候自己的內部會出現謀反的現象,所以假借曹純之口,先給他們三個人打一針預防針。
李典、樂進、於禁三人共事多年,某些事情隻需一個眼神便能互相了解,於是三人一番對視之後,便齊聲說道:“曹將軍,你盡管放心,大王對我們的好,我等是絕不會忘記的。”
“好!有三位將軍的這句話,那我也就放心了。相國大人讓我們明天去攻擊燕軍大營,必然是有其中的含義,三位將軍今晚請好好休息一番,等明日一早,咱們共同上陣殺敵,再斬殺他十個八個燕軍的大將,也不枉來定陶一遭。”曹純見三個人都表態了,便拍了一下大腿,說道。
出了曹純的房間,李典、樂進、於禁三個人便都長出了一口氣,互相對視了一眼,誰也不說話,隻是並肩地向前走著。
走了沒兩步,李典首先打破了沉默,說道:“你們覺得,曹純那番話,是不是另有深意?”
“很明顯,還是大王對我們不放心,擔心我們會在這個時候背棄了大王,故意借助曹純的口來告訴我們。曹純越俎代庖,其意自見。大王一向多疑,正值此多事之秋,難免會有所擔心,就算換做是我,也會如同大王一樣擔心。”於禁首先分析道。
樂進點了點頭,說道:“人之常情,大王待我等不薄,當此多災多難之時,我們又怎麼能背棄大王呢。如果背棄了大王,對大王來說,肯定是雪上加霜的。”
“不知道這一次能否抵擋的住燕軍的進攻,那麼多大風大浪都走過來了,但願能夠平安度過這一次險關。”李典道。
於禁搖了搖頭,說道:“從當前的形勢來看,大王似乎已經有了放棄兗州的打算,否則不會讓相國大人從這裏撤軍。我想,大王是想去潁川,前天夏侯淵不是已經秘密將大王的家眷給護送走了嗎?現在除了潁川還有一萬大軍足以抵擋燕軍的進攻外,其他地方早已經是望風而降了。”
三個人心裏各自揣著不一樣的想法,分別回房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曹純、李典、樂進、於禁便在城門口集結了兩千騎兵,而荀彧也早早的等候在那裏。
荀彧今天穿著的十分整齊,一身墨色的長袍,頭上戴著一方綸巾,見曹純、李典、樂進、於禁四個人帶著兵馬前來,便拱手說道:“四位將軍,今日隻需勝,不許敗,否則的話,你們便很有可能在此全軍覆沒。”
曹純、李典、樂進、於禁四個人麵麵相覷了一番,但是四個人都沒有說什麼,都是一臉的剛毅,看不出任何懼意,就連身後的那些士兵也是如此。
於禁策馬向前走了一步,翻身下馬,向著荀彧拱手道:“相國大人,末將鬥膽的問一句,既然大王送給相國大人當歸,而且相國大人也猜測出了其中的意思,為何不迅速撤離此地,反而要先攻擊燕軍大營呢?”
荀彧道:“我這招是以進為退,如果我軍貿然撤退,韓猛的嗅覺靈敏,而且又是以騎兵為主,隻需帶著數千騎兵追擊過來,就能一路上將我軍殺光殺淨。所以,要想安全離開此地,必須要先給韓猛一次重擊。所以,今天四位將軍的攻擊,顯得尤為重要。”
於禁點了點頭,說道:“我明白了。”
說完,沒有了疑問,翻身上馬,和曹純、李典、樂進等人一起出城,按照荀彧之前的吩咐去做。
如果您覺得《橫掃三國的東方鐵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