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帶著紀靈、嚴象、樂就、梁剛等人,策馬來到了燕軍大營外麵的空地上,遠遠地看到高飛帶著管亥、周倉二將出迎。
兩下相見,袁術和高飛都是一臉假意的喜悅,當即互相拱了拱手。
“燕侯,別來無恙啊?”袁術並沒有因為高飛吞並了袁紹的部眾而感到不爽,反而發自內心的開心,袁紹那麼輕易的就死了,也就說明袁紹不如他,而且他也始終沒有用正眼看過袁紹。
高飛深知袁氏兄弟不和,見袁術一臉的笑意,便隨口說道:“托宋侯的福,我一向安好,不知道宋侯可曾安好?”
“好,怎麼不好,好的不能再好了。”袁術斜眼看了看自己身後的數萬大軍,臉上的驕橫之氣,立刻洋溢了出來。
若是擱在以前,袁術根本不會把高飛放在眼裏,一個出身涼州隴西的武人,有什麼值得他看中的。可是這幾年過去了,他也確實不得不承認,這個當年他一直沒有看上眼的人,竟然有如此大的成就,而那個他一直看在眼裏的孫堅,卻又和他在淮南一帶進行頻繁的爭奪。
高飛掃視了一眼袁術背後的雄兵,打心眼裏說,袁術的兵將都可謂是裝備精良的,每個人士兵也都個個精神飽滿的。
豫州乃是人口、財富、人才的聚集之地,袁術坐擁豫州,實際上是占據了天時和地利,不想強大都不行。當然,袁術除了兵多、錢多、糧多之外,真正有能力的將軍、謀士卻很少,數上來的,也隻有紀靈、張勳兩位首屈一指的大將而已,謀士方麵就隻有嚴象、劉馥等人,在名將如雲、謀士成群的東漢末年,這些人都不太彰顯。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袁術帳下的紀靈確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帥才,基本上打仗全靠他。前半個月剛剛結束和孫堅的淮南之爭,便立刻馬不停蹄的調到了中原來,由張勳負責留守壽春。
紀靈此人武力不俗,略有將才,一直是袁術帳下的心腹大將,還外加貼身保鏢,基本上走哪帶哪。
袁術是貴族,向來飛揚跋扈,一般真有才學的人,即使投靠了他,也不會被發現,在人才的任用上,這一點他不如袁紹,但是說起聚集財富,招兵買馬,這一點他比袁紹強多了,不然他的部下不會個個裝備精良。
說白了,袁術打仗,那是用人堆起來的,我的將可以不如別人,謀士也可以不如別人,但是我兵多,我十個人打你一個,不夠的話,我二十個人打你一個。除了兵多,他糧食也很多,一般參加宋軍的,都吃的飽飽的,不像曹操的兵,有時候還要餓肚子。
所以,在和孫堅多次爭奪淮南一帶的時候,袁術基本上是勝多敗少,孫堅越打兵越少,越打糧食越匱乏,可是袁術卻不一樣,人家越打兵越多,越打糧食就越充足,真是個奇怪的現象。
高飛沒有到過豫州,不知道豫州境內是何等情況,如果他要是去了,他就會發現,豫州境內的百姓都是兵,沒有受過訓練不要緊,隻要會種地就可以,隻要你參軍,都會讓你吃喝不愁,而且打仗砍死一個人還有重賞。基本上,袁術的打仗方法,就是用錢砸,用人堆。
當然,這也和他早年積攢的財富有關,袁紹散盡家財,他則從四麵八方聚攏錢財,袁紹得到的是士人的支持,他得到的卻隻有錢,可是也不能小看錢的威力,一旦他把錢都散出去,有許多窮苦的人拚命的為其賣命。
看到袁術金盔金甲,身上穿的衣服也是用蜀錦做成的,那叫一個奢華,跟之前高飛見到的穿的樸素的曹操一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聽說,你在挖傳國玉璽?”袁術開門見山地問道。
高飛知道袁術有恃無恐,誰他媽的背後站著四萬大軍,誰說話都會有底氣。
“額……是有這麼回事……”高飛回答道。
袁術的眼睛裏冒出了精光,繼續問道:“那你……挖到了沒有?”
“挖到了。”高飛毫不掩飾,不假思索的便回答了出來。
袁術瞳孔放大,臉上露出了一絲驚喜,清了清嗓子,做出一副高傲的樣子,端莊地說道:“燕侯,你也知道,我們袁家是四世三公,都是朝廷的棟梁,如今天子遠在長安,你既然得到了玉璽,就應該送還回去。不過你兵力太少,而覬覦這傳國玉璽的人又太多,我怕你會出現不測遭到其餘諸侯的襲擊。所以,我決定,好人做到底,由我代你將傳國玉璽送到長安,然後迎回天子,重修舊都,如何?”
他的想法很簡單,如果給的話,那就不找你麻煩了,如果不給的話,那就不客氣了,直接派人上去搶,他有四萬人,一人吐一口唾沫就能把高飛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