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眼角的餘光看著李鐵正在盯著他腰中懸著的玉佩,便伸手撫摸了一下玉佩,心中緩緩地想道:“小櫻,你說過,大丈夫應該有勇有謀,我正在向你說的那方麵發展,等我成為了能夠獨當一麵的時候,我一定會向主公提親,我要將你娶回家,做我太史慈的結發妻子。”

燕軍在壺關城裏隻短暫的停留了兩個時辰,收拾完一切之後,太史慈隻留下白宇和三千士兵看護著壺關城裏那些受傷的降兵,便浩浩蕩蕩地朝上黨方向進發。

一天後,太史慈率領前部一千騎兵抵達上黨城下,上黨太守戰戰兢兢的,聽聞陳宮殉國,侯成、宋憲投降,他連給侯成、宋憲勸降的機會都沒有,便主動帶領城中屬官出城投降了。

太史慈遂占領了上黨,即可給高飛寫捷報。

與此同時,韓猛的大軍已經兵臨晉陽城下,呂布任命的並州刺史張揚帶兵去支援雁門的張遼去了,隻留下一萬士兵和部將楊醜守城。那楊醜抵擋不住韓猛的攻勢,隻被包圍了兩日,便主動開城投降,韓猛遂不費吹灰之力便占領了晉陽這座堅城,趁著太史慈派出送捷報的斥候經過,便急急忙忙地也寫了一份捷報,讓那斥候一並送到雁門郡去了。

雁門郡,馬邑城外。

高飛帶著眾將親隨百人從信都城出發,馬不停蹄的便奔回了幽州的代郡,立刻便命令原本駐守在代郡的三萬烏桓突騎隨他一起奔赴雁門郡,直接從側麵進攻。

張遼和鮮卑人激戰數十次,從朔方郡一路退下來,最後被迫退回雁門郡,駐守在馬邑老家,並且沿途驅散當地百姓,後來得到張揚支援,便以馬邑為據點,擋住了鮮卑人的攻勢。卻不想高飛帶領烏桓突騎從代郡殺來,背後城池紛紛望風而降,最後反被高飛從長城內包圍住了馬邑城。

燕軍大營裏,高飛接到了太史慈、韓猛兩人一同送達的捷報,拆開看完之後,臉上便浮現出來了一絲笑容,緩緩地道:“太史慈、韓猛兩路大軍紛紛告捷,實在是可喜可賀,隻是陳宮死了,怪可惜的,其實他也是一個不錯的人才,隻可惜不為我所用。”

不多時,冀州那裏也來了一份捷報,高飛拆開看後,便道:“好哇,臧霸、魏延二人也已經將冀州郡縣接收完畢,而且趙雲、黃忠也已經占領河內,成功切斷了呂布的北歸之路,現在各處都已經告捷,就剩下我們這裏了,諸位都必須加以努力才行。”

在場的陳到、管亥、周倉、歐陽茵櫻、王文君、許攸、陳琳、蓋勳、烏力登、難樓、丘力居等人都異口同聲地道:“諾!”

高飛喜悅的臉上突然變得憂鬱起來,緩緩地道:“陳宮已經慷慨就義了,不知道張遼會有如何選擇,我可不想他有什麼閃失,這可是一員大將,我是十分的愛惜,諸位有什麼好辦法嗎?”

歐陽茵櫻道:“主公,不如將陳宮死訊,並州大半城池投降的消息用箭射到馬邑城內,可以亂其軍心,使其士氣消亡,再攻打城池就會變得十分容易了。張遼既然主公喜愛,吩咐部下活捉便是。”

“主公,若是隻為張遼的話,屬下倒是願意入城規勸一番。”許攸道。

高飛搖了搖頭道:“張遼心智非一般人所能比擬,而且他一心忠於呂布,呂布不死,他不會歸順的。”

王文君尋思了一下,便道:“主公,屬下有一計,可就在呂布身上下手,就說呂布已經戰死,從司隸到馬邑,路途遙遠,關山阻隔,量那張遼也不知情,再行抓獲收服,就易如反掌!”

蓋勳插話道:“另外,我聽說張遼是個孝子,他的母親就在馬邑。不過,現在馬邑的百姓都已經被驅散到郡城陰館了,主公若是將張遼之母請來,讓張遼之母來說服張遼歸降,也未嚐不可。”

高飛聽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各抒己見,便尋思了一下,決定采取所有的策略,當即吩咐道:“蓋太守,麻煩你去一趟陰館城,請張遼之母來馬邑。陳到、管亥、周倉、王文君,你等四人多去準備一下筆墨,書寫幾份勸降信,將呂布敗亡,陳宮就義的消息全部寫進去,然後射到城中。許攸,你隨時醞釀一番說辭,等到蓋太守將張遼之母請來,你就隨我一同入城,去勸說張遼歸順。其餘眾人各司其職,嚴加防守營寨。”

“諾!”

高飛再一次看了看太史慈發出來的捷報,便歎了一口氣,緩緩地道:“生死無二誌,丈夫何壯哉!不從金石論,空負棟梁材。輔主真堪敬,辭親實可哀。白門身死日,誰肯似公台!”

(作者按:最後一句詩句,乃羅貫中之三國演義中摘錄詩句,個人感覺很有韻味,故借此佳句在文中憑吊一下陳宮。)

如果您覺得《橫掃三國的東方鐵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