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普拱手道:“主公,鎮北將軍高飛正帶兵前來支援,他的部下都是騎兵,看來用不了多久就到了,不如今夜暫且駐紮此地,等到高將軍的援兵一到,我軍也就不用退兵了,反而會大大激勵我軍士氣。”
“話雖如此,但是為了以防萬一,還是理應迅速退兵。不然的話,董軍萬一夜晚劫營,隻怕我軍難以抵擋。今日董軍援兵剛剛抵達,之所以不出戰,大概也是為了養精蓄銳,夜晚劫營。所以,我軍必須避開和董軍的援兵交戰。你們都傳令下去,帶領各部人馬用過晚飯後悄悄離開大營,將空營留給董軍,我軍在三十裏外另行下寨。”
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個人聽了都覺得有理,便一起站了起來,拱手道:“屬下遵命!”
孫堅則扭頭對孫策道:“你負責傷兵的轉移。”
孫策抱拳道:“孩兒得令!”
吩咐完畢,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孫策五個人便出了大帳。大帳內隻剩下孫堅一個人,他開始披上鎧甲,戴上頭盔,將古錠刀係在了腰間,大踏步地走出了營帳,開始著手準備撤離的事情。
與此同時的中牟縣境內,高飛帶著賈詡、荀攸、趙雲、太史慈、華雄和一萬騎兵正在急速的向西奔馳。浩浩蕩蕩的騎兵所過之處沒有人敢阻攔,司隸一帶的百姓知道要打仗了,汜水關以東的百姓則全部逃難到了兗州、豫州境內,而汜水關以西的百姓則全部向三輔逃難,都不願意受到戰亂的波及。所以汜水關東西兩百裏內都是無人的村莊,有的縣城也都空空如也,他們毫無疑問地成了戰亂直接影響的難民。
天色將黑,高飛一馬當先,手臂上的傷早已經好透了,他又能生龍活虎地馳騁疆場了,但是他心裏也很明白,自己以後親自上戰場的機會可能會微乎其微。
“現在到哪裏了?”高飛聽聞董卓派遣五萬大軍支援汜水關,他的心裏就顯得很焦急,怕孫堅會全軍覆沒,因為一旦孫堅全軍覆沒了,聯軍可能都會停滯不前了。
“啟稟主公,剛到中牟。”賈詡在一邊回答道。
“還有多少時間能到滎陽?”高飛繼續問道。
“最遲今夜四更。”賈詡不厭其煩的回答著,因為高飛從出了陳留後,便隔一段時間問一次,他也明白高飛心裏所擔心的是什麼。
“傳令下去,加速前進!”高飛已經是第八次喊出這道命令了,而且他現在所奔馳的速度,已經是全軍馬匹的極限了。不過,騎慣了烏龍駒的他,再騎這些戰馬身上,就會感到速度很慢。他又開始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自己的烏龍駒,也後悔當初自己一個人衝的那麼猛,以至於使得烏龍駒被箭雨射死。
賈詡還是照常把高飛的命令傳達了下去,後麵依然是一串接龍式的聲音。
大軍向前行走不不到五裏,天色便完全黑下來了,而在黑暗的夜色當中,卻從對麵駛來了一匹快馬,馬上的騎士打著火把,在黑暗的夜裏顯得格外顯眼。
高飛和所有的人目光都被相向駛過來的馬匹給吸引住了,從微暗的火光中,他們可以看到那騎士穿的是一件驛卒的衣服,背上背著一個包袱,手中高高的舉著一個火把,在身後的馬鞍上豎立著一麵小旗,小旗上隱約可以看清繡著一個火紅的“驛”字。
驛卒是大漢朝廷負責傳遞消息的,隻要是大漢的疆土,不管是哪裏,都設立的有驛站,而奔跑在驛站之間的人,就是驛卒。驛卒的標誌也是最典型的,無論是在戰爭中,還是在和平時期,隻要有這種典型的驛卒所經過的地方,都不會有人阻攔。換句話說,驛卒是大漢朝廷最最安全的職業,但是也是最累的職業,每天都要來回奔跑,飽受風吹和雨打。
不過,在這個時候,大漢的江山已經開始風雨飄搖,驛卒也逐漸成為了高危職業。因為大漢朝廷的權威不在了,驛卒身上攜帶的信件也就成了可能是諸侯間來往的機密,一般會受到劫掠。隨著驛卒的淡出,斥候有時充當起了驛卒的角色,還有一部分細作也都一定程度上分擔了驛卒的工作。
對於麵前漸漸駛來的驛卒,高飛不禁冷笑了一聲道:“沒想到這個時候大漢還會派出驛卒,劫下來,看看他身上帶的信件!”
(作者按:文中的中平三年便是公元186年,按照史書記載,孫策出生175年,在186年他確實是個小孩,除此之外還有下文的馬超出生176年,也將以低齡登場,請各位讀者不要見怪。)
如果您覺得《橫掃三國的東方鐵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