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運動是一項以手支配為主,在特殊的規則限製下,兩個隊在同一場地內進行攻守對抗的球類運動項目。
1891年12月25日,美國馬塞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的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為了能夠在室內開展體育活動,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及學生的抗寒能力,綜合了當時的一些球類運動的特點,在體育館兩端的牆上離地10尺(1英尺約為0.3米)處各裝置了一個內徑大約45厘米的桃籃,用一個英式足球,把自己的18位學生分成兩隊,每隊9人,規定以中間跳球開始向桃籃投球的方法進行遊戲。因這項遊戲起初使用的是桃籃和球,故取名為“籃球”。
經常參加籃球運動,可使身體各部分肌肉結實,發展勻稱,體格健壯,促進力量、速度、耐力、彈跳、靈敏等運動素質的發展。籃球運動是一項高強度的對抗性運動項目,要求機體的代謝能力旺盛,體內能源物質的轉換快捷,因而能使心髒、血管、呼吸、消化等器官的功能增強,促進機體內各係統的工作能力提高。籃球比賽錯綜複雜,要求運動員高度集中注意力,並具有對空間、時間準確的定向能力。由於在比賽中經常變換動作,所以又能夠提高神經中樞的靈活性和協調支配各器官的能力。籃球運動能給參與者帶來這些良好的健身作用,因此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這也大大促進了籃球運動的發展和普及。
第一節 基本技術與練習方法
籃球技術是籃球比賽中運動員在比賽規則的允許下,為了進攻與防守所采用的專門動作方法的總稱,是隊員進行比賽的主要手段。
一、移動
移動是籃球技術的基礎,是通過各種快速、突然的腳步動作達到進攻時擺脫防守和防守時防住對手以爭取攻守主動的最基本的方法。
(一)移動技術
移動技術包括基本站立姿勢、起動、跑、滑步、急停、轉身。
1.基本站立姿勢
是移動技術的準備姿勢。動作要領:兩腳前後或左右開立,與肩同寬,兩腿彎曲,上體稍前傾,身體重心位於兩腳之間,兩臂自然彎曲於體前,兩眼注視全場情況。
2.起動
起動是在靜止狀態下轉變為運動狀態的一種動作,是獲得位移初速度的方法。動作要領:向前起動時,身體重心前移,上體前傾,後腳用力蹬地;起動後,前兩步應短促、迅速。向側起動時,向起動方向移動身體重心,異側腳用力蹬轉,同時上體迅速向起動方向側轉並前傾。
3.急停
急停可分為跨步急停與跳步急停兩種。
(1)跨步急停:先向前跨出一步,腳跟著地過渡到前腳掌抵住地麵,同時屈膝、上體後仰,第二步著地時身體側轉,腳尖內旋,用前腳掌內側蹬撐地保持身體平衡。
(2)跳步急停:單腳或雙腳起跳,上體後仰,兩腳同時落地,用前腳掌有力撐地,兩膝彎曲,降低身體重心保持身體平衡。
4.跑
跑是基本的移動方法,有側身跑、變向跑、變速跑、後退跑等,其中主要的是以下三種。
(1)側身跑:向前跑時,腳尖對準跑動方向,頭和上體轉向球的方向,以便觀察場上情況。
(2)變向跑:順步變方向跑時,左腳落地製動,屈膝降低身體重心,用腳內側蹬地,同時扭腰轉胯,右腳迅速向右跨步加速。交叉步變方向跑時,左腳落地製動,腰胯向右轉動,在右腳向右側前上方跨出的同時,左腳用腳內側蹬地向右跨步,側肩加速。
(3)變速跑:由慢變快時,上體前傾,前腳積極後蹬,同時迅速擺臂,前兩步要小,頻率要快。由快變慢時,上體抬起,步幅加大,用前腳抵地,緩衝降速。
5.滑步
滑步是防守移動的一種主要方法,可分為側滑步、前滑步和後滑步。
(1)側滑步:滑步前,兩腳左右開立約肩寬,膝微屈,上體稍前傾,兩臂側伸、目平視,盯住對手。向左滑步時,右腳前腳掌內側迅速用力蹬地,同時左腳向左跨出一步,落地的同時,右腳迅速隨同滑行,然後依次繼續重複上述動作。向右滑步時動作相反。
(2)前滑步:與側滑步相同,隻是方向不同。做前滑步時,重心不宜過於前傾。
(3)後滑步:與側滑步相同,方向不同,移動時,角度不宜過大,應向側斜方向移動。
6.轉身
轉身是隊員以一隻腳作中樞腳,另一隻腳用力蹬地,使身體旋轉,從而改變身體方向的一種腳步動作。它包括前轉身和後轉身。
(二)移動技術練習方法
(1)聽或看信號做起動跑的練習。
(2)結合接球、運球的急停練習和轉向練習。
(3)綜合練習。
傳、接球技術是籃球比賽隊員之間有目的地轉移球的方法,是進攻隊員在場上相互聯係、組織進攻、實現戰術配合的基本技術。
(一)傳球技術
1.持球
2.傳球
有雙手胸前傳球、雙手反彈傳球、雙手頭上傳球、雙手低手傳球、單手肩上傳球、單手胸前傳球、單手反彈傳球等。以下主要介紹兩種最常用的傳球方法。
(1)雙手胸前傳球:身體基本姿勢站立,雙手持球於胸腹之間部位。傳球時,雙手持球先做一個由下而後向前的弧線運動,當球轉動到胸前位置時,迅速向前伸臂,手腕翻轉,拇指下壓,最後通過食指、中指用力將球傳出。傳球同時,腳蹬地,身體重心前移,上、下肢協調配合。出球後,手心和拇指向下,其餘四指指向傳球方向。
接球時兩眼注視來球,並向來球方向伸臂迎球,手指自然分開。當手觸及到來球時,順勢隨球後引,持球於胸腹之間,保持基本站立姿勢。接球可分雙手接球和單手接球。
(1)做各種原地傳接球練習(兩人或三人一組的傳、接球練習)。
(2)跑動中的傳、接球的練習(跑動中兩隊排頭做對角線傳球。練習跳起單手肩上傳球和跑動中各種傳球)。
(3)傳、接球遊戲。開始時,其他隊員在半場內不得出界,兩人在半場內傳球追趕。隻要在兩人傳球控製下,能拿球觸到同伴,被觸者就算被捉到,並參加傳球隊伍,直到最後剩下一個隊員為止。
三、投籃
投籃是進攻隊員為將球投向球籃而采用的各種專門動作的總稱。
(一)投籃技術
投籃技術包括:原地單手肩上投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急停跳起投籃、勾手投籃、補籃和扣籃。
(二)投籃技術練習方法
(1)兩人一組相距5米左右,相互對投或模仿做接球、跨步踏步和空中投籃動作。
(2)兩路縱隊分別站在左、右邊線內。開始時,右邊隊員跑上去接球投籃,投籃後再跑到左邊的排尾,左邊隊員及時跑上去接籃板球傳給右邊的第二人。
(3)傳球切入上籃:站在中線的隊員傳球給由端線跑來的同伴,然後跑向籃下接回傳球跑動上籃。投籃後,拿球回到隊尾。傳球後與切進的動作要銜接好,動作要快。
(4)固定位置的投籃練習。
四、運球
運球是指隊員運用手拍球的方式,是隊員帶動球的場上運動的基本技術,它是比賽中控製支配球組、戰術配合及突破對手的進攻手段。
(一)運球技術
運球技術包括:高運球、低運球、急停急起運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體前變向運球、胯下變向運球、背後運球。
1.高運球
運球時兩腿微屈,上體稍前傾,目平視,以肘關節為軸,前臂自然伸屈,用手腕、手指柔和而有力地按拍球的後上方。球的落點控製在運球手臂的同側腳的外側前方,使球的反彈高度在胸腹之間。
2.低運球
抬頭、目視前方.兩膝深屈,身體重心稍前傾,運球的高度在膝胸之間。為了保護球,運球時,應把不運球的手臂抬起。
3.急停急起運球
當運球隊員被對手盯得很緊而又不能運用快速運球超越時,運球隊員應突然降低運球速度,或突然急停原地運球;當對手也降低速度或急停時,運球隊員則突然用力蹬地,加速運球以超越對手。
4.體前變向換手運球
當接近對手時,運球員突然改變方向,按拍球的右側上方,使球從自己身體右側彈向左側,右腿迅速從左前方跨出,上體左轉插肩,以臂和身體保護球,換左手按拍球的後上方,突破對手。變向的同時結合變速,效果更好。
5.胯下變向運球
以右手由前向後做胯下運球為例,右手按拍球的外側上方,當球從胯下穿過時,右腳蹬地向左前方上步,左手迎球繼續運球。
6.背後運球
以右手運球從背後換手時,右腳前跨,右手將球拉到右側身後,迅速轉腕接拍球的右後方,使球從背後反彈至左側的前方,左腳同時向左前方跨步,換左手運球加速前進。
(二)運球技術練習方法
(1)原地運球:體會運球的動作要領,練習在原地改變拍球的速率和部位:練習原地換手運球;還可在原地運球中做閃晃和腳步假動作。
(2)直線運球:練習從慢逐漸加快的運球,並練習突然變換高運球或低運球。
(3)繞圓弧運球練習:將學生分三組。繞三個跳球圈運球。可以順時針或逆時針練習左、右手運球,逐漸加快速度。運球時,要控製好身體重心,身體要向內傾斜。
(4)運球轉身:球場中間放置四個立柱,練習人從端線開始運球,每繞過立柱時都做一次運球突停和轉身。
(5)運球遊戲:隊員分布在半場內,由運球隊員追逐同伴。運球中能夠把球控製住,並用另一隻手觸及同伴,便換由被追逐的隊員運球追逐。
五、持球突破
持球突破是指持球隊員運用腳步動作和運球技術快速超越對手防守的一項進攻技術。
(一)持球突破技術
持球突破可分為交叉步突破和順步(同側步)突破。
1.交叉步突破(以右腳作中樞腳為例)兩腳左右開立,兩膝微屈,身體重心降低,持球於胸腹之間。突破時,左腳向左前方跨出,假做向左突破,當對手重心向左偏移時,右腳前腳掌內側迅速蹬地,上體向右轉體探肩,左肩向前下壓,重心向右前方移動,左腳迅速向右側前方跨出,同時將球移至右側,推放球於左腳尖外側,右腳用力蹬地向前跨出,迅速超越對手。
(1)原地持球練習交叉步突破和順步突破的動作。
(2)向前、側方拋球,然後跑動,跳步急停接球後練習不同的突破技術方法。
(3)運用假動作,做不同的突破練習,提高運用動作的變化能力和動作的變換速度。
(4)一對一持球突破練習。進攻者應運用各種假動作誘騙對手,並把持球突破與中投結合進行練習。防守者應積極防守。
(5)半場三對三按規定練習持球突破。練習時,防守隊員隻能用人盯人防守,不許交換防守。規定進攻隊員不允許掩護,隻能運用持球突破或投籃,以及積極擺脫對方防守後接球進攻等。
六、防守對手
防守對手是防守隊員根據球與對手的情況,合理地利用腳步移動和手臂動作,積極地搶占有利位置,阻撓和破壞對手進攻,以爭奪控製球權的一種個人防守動作。
(一)防守技術
1.防守無球隊員
(1)防守位置:防守隊員要根據對手、球籃和球的位置距離及對手的身高、速度、進攻特點和自身的特點來決定防守位置。一般來說,防守隊員應在對手與球籃之間偏向有球一側位置上保持一定的角度和距離,對有球側的防守距離要近,對無球側的可適當遠一些。對籃下的防守要靠近對手,體現出“以球為主”、“球、人、區兼顧”的原則,使防守變得積極主動,帶有一定的攻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