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皓壓根不明白,對於那些安享了百年和平的文官來說,邊關的戰事無非就是戎人在邊境上小打小鬧,搶點邊境小城的物資和人口而已,而邊城,離京城可有千裏之遙呢。
所以,他們也根本不會在意邊軍的死活,反正宋國人多,現在打壓了你趙皓,死的士兵再從百姓裏麵召集就是。
比起邊城這種小事,鎮國公府對皇帝的影響力才是他們在意的,文官武將不相親,宋國向來是文官壓武將一頭,現在鎮國公府居然壓在了他們頭上,又怎麼忍得下這口氣?
在他們心中,壓根不會想到,邊關有失,國門被開,身後廣大的宋國國土便將成空門,戎人長驅直入,就是國破家亡。
戶部也好,兵部也好,都不用說話,隻要拿上一些典籍文獻和特意修飾過的數據,就能哄騙過皇帝。
皇帝對庶務一竅不通,壓根看不懂那些數據裏麵的門道,戶部說無糧,皇帝都問不出為什麼無糧。
不說皇帝,那些東西拿到鎮國公麵前,鎮國公也無話可說,便是趙皓,也不可能挑出錯處。
所以,他壓根就不跟皇帝說南方的損失和剩下的產量,隻挑皇帝聽得懂的說。
讓皇帝感覺他做得對,殺得對就行了。
皇帝聽雲輕鴻說話,先頭聽著趙皓所說之時的鬱氣總算是消散了去,連番誇獎,還細細的追問一些有趣之處。
直到禦書房裏的牛燭都燒了三分之一,才發覺天色不早,自己的肚子也餓了。
笑道:“這聽雲卿說話都誤了時間,幾位愛卿,不若留下來陪朕一起用膳?”
雲輕鴻輕瞟了趙皓一眼,躬身道:“皇上厚愛,隻臣剛剛回京……”
“是是,是朕忘記了,趙愛卿亦是剛剛回京。”皇帝打斷了雲輕鴻的話,笑道:“你們先回府,好生歇息歇息吧。”
“謝皇上。”趙皓深躬一禮。
“咳咳。”皇帝輕咳一聲,看著趙皓那實在不好看的臉色,帶了一絲訕意的道:“趙卿所說,朕知曉了,明日早朝,便詢問此事,不管如何,明日,總要發糧前往邊關才成。”
“皇上,軍糧事關重大,若是戰事起來,就不是邊關數城之事。”雲輕鴻趕緊跟上道:“皇上不若現在就下道旨意,責令趙將軍親自去糧倉提糧,有多少提多少,趕在冰凍之前,往邊城運走。”
還等什麼明天,明天被那些文官們一頓忽悠,這旨意下的去才怪。
說完,雲輕鴻還對趙皓歉意一笑道:“國事危急,隻能辛苦趙將軍了。”
“臣不怕辛苦。”趙皓對著皇帝再鞠一禮。
話堵在這份上,皇帝心裏也的確有些不安,便喚了丁公公拿玉璽過來,親自手擬聖旨,隻是在落筆之時,又不知道如何寫了。
這提糧,提什麼地方的糧?
雲輕鴻善解人意的上前一步,輕聲道:“旁的糧倉倒是不知道有多少,隻京城北郊的糧倉是肯定有糧的,想來,為了國之安危,滿朝官員也能體會到皇上的拳拳之心。”
北郊糧倉的糧食,是專供京城以及周邊三地的官員俸糧,京城幾千官員再加上朝廷配給的隨從糧食,可絕對不是小數。
那裏可是秋糧收後,最快最好裝滿之地。
而且,就算拿了,隻要皇帝以官員應為萬民之首,救國家之急為借口,戶部也隻能吃啞巴虧,另外調集糧食補足。
皇帝自然是想不到其中的訣竅,有了地方馬上提筆就寫,連旁邊的丁公公都沒有看到具體內容,寫完便將那聖旨遞給了趙皓。
讓丁公公送他們出宮。